今天你可能说了很多话,也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话。。。
今天你可能做了很多事,可是想做的不是这些事。。。
到了夜晚,你还想听什么,做什么?
CVC中文广播电台,星期一到五,晚上八点到十点,聆听夜语
于玲听你说说话、聊心事。。。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 心情小故事

~+~+~+~+~+~+~+~+~+~+~+~+~+~+~+~
终止恶性循环

儿子:“爸爸,你小时候,你爸爸打过你吗?”

爸爸:“打过。”

儿子:“那你爸爸小时候,他爸爸也打过他吗?”

爸爸:“当然,也打过。”

儿子:“爸爸,假如你愿意和我合作的话,我们可以终止这种恶性循环的暴力行为。”

~+~+~+~+~+~+~+~+~+~+~+~+~+~+~+~

星期一 - 心情好新闻

~+~+~+~+~+~+~+~+~+~+~+~+~+~+~+~
最佳起床时间是7点21分

一年四季太阳运行规律的不同,人的起床时间也应有所变化,春夏两季应该晚睡早起,秋天应该早睡早起,冬天则应早睡晚起。

起床较早的人心脏不好,这是日本科学家9月初公布的最新研究发现。

7点21分是最佳起床时间

该研究结果是在9月7日刚刚结束的“第五届国际睡眠研究及睡眠医学会联盟会议”上公布的。研究由日本东京几所大学联合进行。在调查了3017名23—90岁的健康成年人后,研究人员发现,起床较早的人更易患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人员同时表示,早起者中以老年人居多,而他们本身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较大。

因此研究人员也表示,该说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这多少也给大家提了个醒。那到底几点起床最健康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7点21分后起床最好,因为如果在5:22—7:21之间起床,血液中可能引起心脏病的物质会增加。英国拉夫堡大学睡眠研究中心教授吉姆·霍恩则建议:一醒来就应该将台灯打开,这样有助于调整生物钟,让人更快清醒过来。此外,起床时尽量不要太猛,而应躺在床上,用5分钟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否则会导致血压突然变动。

但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最佳起床时间并非固定值。“健康的关键在于顺应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太阳升起时,人体生物钟就会发出指令,交感神经开始兴奋,这时就该起床了。”也因此,随着一年四季太阳运行规律的不同,人的起床时间也应有所变化,春夏两季应该晚睡早起,秋天应该早睡早起,冬天则应早睡晚起。

少睡1小时,死亡率增加9%

洪昭光还强调,无论几点起床,保证充足睡眠才是最重要的。“一天中,人清醒和睡眠的时间比例应该是2:1,也就是说,8小时睡眠是最好的。睡眠时间平均别低于7小时,否则每少睡1小时,死亡率就增加9%。”

对青少年来说,小学生应保证10小时睡眠,中学生则是9小时,否则会影响未成年人体格和神经的发育,导致注意力、记忆力、自控力下降,还可能引起免疫、内分泌系统混乱,导致肥胖。

老人最好傍晚运动

“我每天不到6点就醒了,躺在床上没事做,不起来还能干嘛?”不少老人有这样的疑问。但洪昭光表示,超过80岁、血压较高、心脏也不太好的老人,必须有足够睡眠,早晨也要起晚些。“早晨交感神经兴奋,心脏负担本来就重,若早起运动,对身体就更不利了。所以老人最好等傍晚身体状况好时运动。”

对习惯早醒的老人,洪昭光建议:白天最好别睡觉;增加运动量,因为运动能消耗能量,本身就有安定的作用。

~+~+~+~+~+~+~+~+~+~+~+~+~+~+~+~
该如何来改善并治疗银发族的「睡眠障碍」?

首先,必须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规律的生活作息是良好睡眠的必要条件,包括固定的日间活动、就寝时间、卧室适当的通风、温度(25℃)及周遭噪音的消除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只对睡眠有帮忙,亦是最好的养生之道,而且它是自助且无副作用的方法。

其次,身体、精神疾病或药物服用是睡眠障碍发生的主因,因此治疗这些疾病或选择较不影响睡眠的药物则可以改善睡眠:如疼痛处理、忧郁症或焦虑症的治疗及避免酒精的使用等。

第三,药物治疗建议可以选择安眠药、抗忧郁剂等:安眠药可以改善睡眠的质与量,传统的安眠药让人有容易成瘾、影响认知功能及白天精神不济等副作用的印象,如果自行到药房购买或未经医师指示服用则更容易有此副作用;然而新一代的安眠药则明显减少以上的副作用。因此,如果在以上的处理方法效果不佳时,在医师的指示下,短暂服用安眠药仍为较佳的选择。

有些抗忧郁剂也有安眠的效果。抗忧郁剂的优点为同时可以有改善情绪的效果,甚至对一些疼痛的处理也有帮忙。坊间有些宣称含有褪黑色素且有安眠效果的药物,虽然有理论上根据,但因其未经严格的药物试验及品管,建议仍需经医师指示谨慎使用。

现代医疗的发展、进步已经可以对银发族的睡眠障碍疾病提供准确的诊断及完善的治疗,因此如果您发现周遭的亲朋好友、长辈有此问题,千万不要视之为正常老化现象或是避讳求医,应该尽速求诊,让熄灯号早日停止罢工。

~+~+~+~+~+~+~+~+~+~+~+~+~+~+~+~
超市奶制品“买一送一” 大学生抢购囤货

宿舍里堆满了牛奶

广州日报10月12日报道 如今市民已是谈“奶”色变,有超市也对奶制品疯狂降价,甚至便宜过矿泉水。近日,记者在部分高校发现有学生扛不住“低价”的诱惑,两三天就将超市的几百箱降价牛奶一抢而空,甚至还有同学欲转手求购。记者了解到,除了价钱便宜外,带有侥幸心理也是他们抢购的原因。

抢购热潮

下课立即去买两箱

不少检测出问题的奶制品纷纷下架,而商家超市纷纷大搞降价促销活动。前几日,在广东商学院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蒙牛酸酸乳一箱售价仅为40.5元,还是“买一送一”,一时间吸引大学生的抢购。

昨日记者在该超市发现,蒙牛酸酸乳已销售一空,其他品牌也所剩无几。这家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来购买乳制饮料的以大学生为主,降价两三天,几百箱酸酸乳就被一抢而空。

“本来决定明天再买,可看到很多人抢购,怕今晚就会卖断货,放心不下还是决定立刻去。”前几日,晚上下课回到宿舍后,广商06新闻班的小张知道降价消息后,当晚就拎回两箱。据说,因为买不到降价奶制品,甚至有学生想从同学处转手购买。

抢购原因1

价钱便宜过矿泉水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面对奶制品促销,多数市民仍心存疑虑,但为何大学生们会不怕呢?低廉的价格成为吸引学生购买的重要因素。由于是“买一送一”,广商的凌同学告诉记者,“两箱牛奶48支只需40.5元,平均每支不到1元,多值啊!”他算了一笔账,按照这个价钱,每支牛奶甚至要便宜过市场上绝大多数矿泉水。“那么便宜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啊?”广东商学院的小范反问记者。他说,班上好多同学都买了降价的奶制品饮料,有人还追买几次。

抢购原因2

自信不会喝出毛病

价钱便宜仅是问题的一方面,学生难道不担心身体喝出毛病?对此,小范解释道,他听说是由于婴儿的消化能力弱且长期食用才会导致肾结石,成年人一般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况且质量不合格的奶制品都已经召回了,自己和同学并不担心。“长结石,运气应该不会那么差吧?”小范心存侥幸地说。

国家抽检全合格

据新华社电 记者11日从质检总局了解到,第九次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市场销售的新生产的主要品种液态奶均符合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这次抽检是从23个城市抽取了69个品牌532批次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液态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