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可能说了很多话,也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话。。。
今天你可能做了很多事,可是想做的不是这些事。。。
到了夜晚,你还想听什么,做什么?
CVC中文广播电台,星期一到五,晚上八点到十点,聆听夜语
于玲听你说说话、聊心事。。。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 心情测试

~+~+~+~+~+~+~+~+~+~+~+~+~+~+~+~
这辈子能住黄金屋吗?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可书本上的理论也只有在现实中真正用到了才算是把书的价值彻彻底底体现了一回,因此我们必须得奋斗。不过人生中的奋斗多半是漫长且内心充满煎熬的过程,就算是圣人也有彷徨和沮丧的时候,于是特别想找个可以预测未来的人问问,这辈子我真能住上“黄金屋”吗?但预测未来的人在哪儿呢?不是难找就是没有。所以还是掉过头来问问一直陪伴着你的心吧,有时自己的心比别人的脑知道更多。

以下五种动物,你认为哪两种在一起生活会幸福快乐并且直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

A、兔

B、鱼

C、熊

D、蛇

E、鸡


解析:


选择 A 和 B :

有梦想更要有行动,杜绝夸夸其谈,勤奋严谨地埋头苦干,别说是黄金屋,就算是钻石屋你也能住上。


选择 A 和 C :

兴趣可以指引你走向成功,忽略了兴趣等于忽略了人生,抓住兴趣并用毅力把它坚持下来,黄金屋就会离你不远。


选择 A 和 D :

抱怨太多连自己都会讨厌,对善良的人坚持善良,对恶毒的人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还有太多人生需要经历,黄金屋离你稍有距离。


选择 A 和 E :

生活太稳定、没有变化也不一定是好事情,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积极一点,黄金屋就会属于你。


选择 B 和 C :

上天很公平,好事不可能全都让你占尽,懂得舍弃一些才有可能得到更多。常常会感觉疲累,适当歇歇,然后再为你的“黄金屋”奋斗。


选择 B 和 D :

善钻营,有聪明的头脑,为人处事上很圆滑,但也容易让你与真诚的友谊擦肩而过。其实就算是得到了“黄金屋”又怎样,人终究是为人活着的。


选择 B 和 E :

像天使一样的性格可以帮助你度过难关并且遇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黄金屋对你而言心灵胜于物质。


选择 C 和 D :

有空多看看书、读读报,关心一下社会热点和新闻时事,这样思维上的局限性才不至于太过束缚你的发展。


选择 C 和 E :

如果没人鼓励你,就自己鼓励自己。畏惧和胆怯只会让你错过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只有勇敢面对一切,机遇才会青睐于你。


选择 D 和 E :

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平衡,坚持“过犹不及”的处事原则,让自己在和谐中不断发展,这样一切梦想就都会实现。

~+~+~+~+~+~+~+~+~+~+~+~+~+~+~+~

星期一 - 心情好新闻

~+~+~+~+~+~+~+~+~+~+~+~+~+~+~+~
两万救狗眼线网路爱心连线

「网站就像爱的锁链,把大家爱动物的心串连在一起」,透过网路世界,台湾动物紧急救援小组散布在全台的「救狗眼线」,三年来不断为流浪动物打拼,如今网站会员已逾两万、浏览量更突破六千万人次。细数过去包括救援瘫痪轮椅狗、为受虐狗祈福等,因为救援小组网站连结,成就了一桩桩感人的故事。

建构全台「宠物认养协寻资料库」的台湾动物紧急救援小组,早在二○○四年成立网站,透过这个网路平台,许多来自全台各地、甚至欧美各国的网友在网路相识。

虚拟世界上演真实动人故事

志工倪京台说,起初架设网站的构想,是透过网路传达动物救援故事、推广动物保育观念,一开始网页相当阳春,每日浏览不到五百人次。后来因为越来越多「狗痴」加入当义工,有的自发帮忙设计网页,有的撰写救援故事,还有网友认养当讨论区板主,网站流量直线攀升,现在平均每日流量超过十万人 次,一个月破三百万人次,伺服器常常满载。

他回忆三年多来,在这虚拟网路世界中上演许多真实感动故事。例如去年二月,云林女学生许尔轩营救车祸瘫痪狗花光积蓄,在网站上求救,短短一周超过十万人次上网留言鼓励,几天就募得医药费十万元。

狗园断粮呼救美澳隔海声援

同年三月,高雄冈山狗园面临断粮机,网友在网站上登高一呼,半个月内就募得两百大包狗粮,甚至还有远从美国和澳洲来的祝福和鼓励,帮助狗园度过危机。

另外,去年六月网友在站上为铁丝绑嘴受虐狗「桃莉」祈福,不到一周就破五十万人次响应,网路力量实在不可小觑。

倪京台说,网站两万多名会员就像「救狗眼线」分散全台各地,甚至连离岛、偏远山区都有,「他们可以当救援小组的眼睛,看守全台各地猫狗安全」。

~+~+~+~+~+~+~+~+~+~+~+~+~+~+~+~
新年新气象:培养兴趣,找出自我

现在的孩子常把「迷惘」挂在嘴边 ,似乎不太懂得如何寻找自我价值,因此有许多孩子总是按着爸妈的安排念书、过日子,无法培养出独立自主的想法;哈佛人出版社执行长张锦娥就建议,家长与老师可以从旁协助孩子培养兴趣来找出自我价值。

张锦娥提到,最近出版的新书《最后的夏天》除了教导读者「如何面对失去」 的观念之外,也给了她很深的启发,那就是青少年在成长的道路上,如果有个良师益友能够适时给予建议与指导,那么孩子就能够更加有自信,找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

她以书中主角梅格举例提到:「梅格老是觉得自己的姊姊比较美丽、有异性缘,而自己不过是个什么都不是的小ㄚ头。我想在台湾这种情形不只是在青少年身上会发生,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也常出现这样的自卑感。」

「但是可喜的是,梅格因为热爱摄影,而培养出这方面的兴趣,更借着摄影结交到忘年之交的好友威尔;最后梅格不仅在好友的摄影作品中『看见』自己,也由好友的肯定中『发现』自己。虽然这样的过程要时间摸索,也会伴随着苦涩的滋味,但是走过之后,人才能培养出自信。」

张锦娥建议读者,或许在迎接新的一年的同时,不妨也好好地思考自己的所好,积极地培养兴趣,也许2009年的你会更不一样!迷惘开头还是满怀希望?

~+~+~+~+~+~+~+~+~+~+~+~+~+~+~+~
新年新希望有害身心

英国心理卫生慈善团体「麦德」(Mind)今天警告,想改善自我的新年新希望往往让人感到更糟。

麦德敦促人们不要做类似专注于改善身体不完美的愿望,类似的愿望如减肥,因为他们会让人对自己产生负面的情绪,引导人感觉不自我尊重,无望,甚至会达轻微的忧郁症。

这个慈善团体说,当这类的希望未能达成时,可能引发不足或是失败的感觉。

麦德的执行长法默(Paul Farmer)说:「新年新希望有时会注重于所面临的困难或是不安全感,例如过胖,对我们的工作感到不满,整年未能对朋友或家人付出足够的时间等。」

他说:「我们惩罚自我,因为我们察觉到自我的缺陷,然后设定不实际的目标,希望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所以结果也不令人意外,当我们无法达成我们的期待时,我们比刚开始时的感觉更糟。」

他说:「在2009年之初,在做新年新希望时,要正面积极地想这一年,有什么 可以达成的。」

麦德建议订定新希望的人专注于一些活动性的事物,例如多亲近大自然,学一些新东西,为自己的社区做一些事。

大部分的人,在新年时,都会有新年新希望,连老师出的作文题目也会有,让大家不得不看看自己来年到底有什么愿望。

小朋友最喜欢、也愿意去分享他们的新年新希望,到了一定年纪以后,慢慢,似乎对于新年新希望兴致越来越弱,这是什么原因?

很重要的,随着年纪的增加,累积了太多失败引发的挫折感,所以,让当事人觉得自己越来越达到一些目标,然而,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容易如此挫折与丧气?

一个人若能了解自己接纳自己,那么,他的愿望,就不会是为了别人的期望或者在意别人的眼光扭曲下衍生的的产物,英国的慈善团体MIND提到的:新年新希望有时会注重于所面临的困难或是不安全感,往往就是这样的情形。

相反的,接纳自我就不会产生勉强自己的愿望,新年新希望不管达不达成,他仍然保有完整的自己,不会因此感觉更糟。很遗憾的,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并非如此,考试为导向引导了大部分的老师教学的方式,很少的人能幸存下来,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教育是什么?在希腊神殿的柱子上写着:了解你自己,教育的最高理想不过如此。

如何能为自己拥有很棒的新年新希望呢?从了解自己开始吧!有兴趣的人,也不妨利用我部落格上的线上潜能分析,帮助自己更了解自己。

~+~+~+~+~+~+~+~+~+~+~+~+~+~+~+~
Youth.SG网站发起运动 鼓励青少年分享与实现目标

为了激励时下年轻人把握青春实现人生理想和目标,本地网站Youth.SG将在未来3个月里推展称为“补养我”(Feed Me Campaign)的运动,鼓励青少年分享和立下志向,朝有意成就的方向迈进。

由新加坡青少年管理的Youth.SG也特地邀请7名本地年轻音乐人、电台DJ和导演担任这项运动的大使,希望借着他们在事业上的努力和成就,启发年轻人。他们包括新人导演巫俊峰、歌手陈迪雅、《新加坡偶像2》中风头很健的周劲(Joakim Gomez)、乐团West Grand Boulevard以及The Fire Fight等。

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次长张思乐日前受邀为这项运 动主持推展仪式,并与在场年轻人分享他的人生动力。

他说,人生难免会有不如意的遭遇,无论是求学时期还是从政前任职的公司,他都碰过无法树立好榜样的教师或雇主,但这反而更激励他不断鞭策自己。

“我在一家公司任职时,老板的脾气很暴躁,会向员工扔东西,包括订书机、手机甚至手提电脑。虽然那段日子不好过,但我积极对待这些负面因素,以这些例子为前车之鉴,推动自己成为好模范。”

在为期三个月的运动里,青少年可以上网www.feedme.youth.sg留言,通过广泛的年轻人联络网,分享理想和目标并相互鼓励。

张思乐希望年轻人能视这次的运动为抒发与分享梦想的平台,同时借着2009年的开始,为自己定下新目标,为未来的人生创造更杰出和卓越的成就,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

除了开设网站供青少年留言,Youth.SG也准备到本地9所大专学府展开宣传,希望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这项运动。

Youth.SG主编刘礼洲希望能在运动于今年1月到3月举行期间,收集到4位数的网上留言。7位运动大使还将把精彩的留言内容编写成歌曲和制作音乐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