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可能说了很多话,也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话。。。
今天你可能做了很多事,可是想做的不是这些事。。。
到了夜晚,你还想听什么,做什么?
CVC中文广播电台,星期一到五,晚上八点到十点,聆听夜语
于玲听你说说话、聊心事。。。

2009年6月26日

星期五 - 心情小故事

~+~+~+~+~+~+~+~+~+~+~+~+~+~+~+~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来源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心理点评: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 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切记:

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 少钱重要。

~+~+~+~+~+~+~+~+~+~+~+~+~+~+~+~

星期五 - 心情测试

~+~+~+~+~+~+~+~+~+~+~+~+~+~+~+~
你的工作状态及格吗?

你最近工作状况好吗?曾有科学家分析,一般人的专心程度是和成功成正比的,所以工作的时候努力工作,玩的时候轻松去玩,这应该是最好的人生座右铭。现在就以一个简单的问题,来测试一下你的工作态度。

许久没有背上钓竿了,今天如果正巧有伙伴一同去钓鱼,你会选择何处?

A、海岸边

B、山谷的小溪

C、坐船出海去

D、人工鱼池


解析:


选择 A :

仍然是个讲究投资回报率的人,会以最少的资本追求最高的利润,很有生意眼光,所以你会到海岸边去钓躲在岩缝里的小鱼,虽然体积不大,但是数量却很多。  


选择 B :

你对工作企划有一套,眼光远大,能安排好一个月以后的行程,只可惜你做事太保守,缺乏冲劲,不能专一地投入,不然你为何贪恋山谷的美景,而不把全部心神投注在钓鱼上。  


选择 C :

工作狂热症的代表,就像追求坐船时乘风破浪的快感一样,你是一股劲儿地拼命,也就是说,拼命起来没大脑,你只能听指令行事,但是绝对不能让你规划,因为你会急出脑溢血。 
 

选择 D :

你只打有把握的仗,十足的现代人,有自信,会推销自己,商场上讲战术,头脑冷静,但是你有点儿锋芒毕露,切记不要抢人家的功劳,否则会为你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


心理评析

世界上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人。假使你对待工作是被动而非主动的,像奴隶在主人皮鞭的督促之下一样;假使你对工作,会感觉到厌恶,没有热诚和爱好之心,不能使工作成为一种喜爱,而只觉得它是一种苦役,那你在这个世界上,是一定不会有所作为的。工作态度包括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责任感、自我开发等较抽象的因素。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压力与困难总是存在的,重要的是你的工作态度,当你看重你的工作时,纵使面对缺乏挑战或毫无乐趣的工作,你也会自动自发地做事,同时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


~+~+~+~+~+~+~+~+~+~+~+~+~+~+~+~

星期五 - 心情好新闻

~+~+~+~+~+~+~+~+~+~+~+~+~+~+~+~
心理测试摸摸底 你是不是“工作狂”

过去如果一个人被称为“工作狂”,其中可能还包含一点赞赏的成分,但现在心理学家认为,对工作过度投入并非一件好事。英国生活顾问吉娜·加德纳女士因此创立了一个名为“‘工作狂’康复中心”的组织,帮助人们将工作热情调整到适当程度。

工作狂热会致病

加德纳现年53岁,曾经是一名校长,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6个小时。她深知工作与生活失衡带来的痛苦,并为英国在职者工作压力现状感到担忧。

“半数和我谈话的人都感到生活不愉快,”加德纳对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说。

同时,心理学家发现,工作过度狂热会致病。据卫生和安全管理局研究统计,每年英国有50万人因工作环境压力患病,这已成为迫使人们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背痛。

心理学家迈克尔·德雷顿认为,人们不应该到不得不离开时才开始认真看待工作过度的问题。

康复中心帮你忙

虽然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工作过度的严重性,但能提供相关帮助的信息却很少,仅限于心理健康网站上的一些资料。加德纳因此另辟蹊径,在伦敦创立了“‘工作狂’康复中心”,并与各大企业合作研讨如何调节工作过度。

根据病因(德雷顿认为人们变成“工作狂”是想要逃避生活中的某些内容),“‘工作狂’康复中心”将重点放在帮助人们从办公室和会议中抽身,投入到更广泛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它通过各种社会活动,为“工作狂”们创造从团体中获益的机会。

心理测试摸摸底

此外,专家还给出了一份心理测试题,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工作狂热程度。

专家设计了以下几种情景:
当同事们在讨论周末计划时你是否只想着周末要处理一堆文件?
你正在为女儿庆祝生日,而老板却急着找你,你会义不容辞地回到办公室吗?
你会否因为没有加班而担心被“炒鱿鱼”?
你和朋友聚餐时交谈的内容是否总是围绕着工作?
假设你不幸被辞退,你舍得这份工作以及它带给你的自尊吗?

如果你的答案以否定居多,你不但不是工作狂,恐怕还对工作充满了厌倦情绪;而如果答案均为“是”,那么你已经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了。

当然,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当同事们讨论周末安排时,你只考虑如何在下班前把手上的活干完;在生日聚会上告诉老板,你会在聚会完处理工作上的问题;每天下班时心中都有成就感,因为你认真做完了份内的工作;跟朋友聚会时不谈工作;即使被辞退,你首先担心的也不是收入。它们说明,你是一个能正确把握工作与生活平衡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