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长日环食天文奇观15日上演
1月15日,本世纪首次经过我国多个地区的日环食即将上演,“超长版”日环食持续时间最长可达11分08秒,要想打破此次纪录,可能得等到3043年。
~+~+~+~+~+~+~+~+~+~+~+~+~+~+~+~
观看阿凡达最佳上厕所时间 青光眼患者慎看3D电影
3D电影《阿凡达》近日火热上演,戴上3D眼镜,那震撼的场面不断刺激着人的神经末梢。但有报道称,台北市一名50岁的女性日前看完该片后,出现视力模糊、眼睛剧痛等症状,到医院就医,发现是患了急性青光眼,她险些失明。医生指出,青光眼患者最好少看这类刺激的3D电影。
厦门中医院眼科医生吴雅冰认为,刺激青光眼发作的诱因包括:情绪激动、长时间阅读、在暗室里停留过长时间等等。3D电影的影片场景比一般电影刺激,更容易让人产生激动的情绪,对于青光眼高危人群来说,尝试这样的刺激是一种危险行为,很容易引起瞳孔放大、眼压升高,导致急性青光眼发作。同时,电影院昏暗的灯光对有青光眼隐疾的人来说也是一大考验,很有可能诱发严重的病症。
中医院眼科医生徐清妍说,在我国,高达90%的青光眼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了该病,青光眼早期症状往往容易被忽略甚至误诊,所以,去电影院看3D电影的人当中,可能有不少不知道自己病情的青光眼患者。
那么哪些人要注意呢?医生说,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平时就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一旦发现自己有眼胀、头痛、虹视、雾视等异常现象,就可能是青光眼开始发作了,更要及时治疗。
另外,有些市民在看3D影片时会出现头痛、想吐等不适症状。专家提醒,市民看3D电影时,应尽量选择中间后排座位,观看30分钟左右,就应该把3D眼镜摘下来休息一下。患有癫痫症、心脏病等疾病的人最好少看3D电影,以免引起不适,导致病症加重。
“晕3菜”问题
全称为——《阿凡达》3D晕眩症,原因是,3D电影除实焦画面外还有虚焦画面,虚焦画面里的元素过于丰富,会让眼球重新聚焦且屡屡聚焦失败。时间久了,自然晕眩。
建议:放弃背景元素,把主要精力放在实景画面上。
上厕所问题
美国影迷很热心地敬告各国影迷千万不要吃东西、喝水。很多喝了饮料的人在网上抱怨:实在憋不住,懊恼死了!
建议:最佳如厕时间是第56分钟。
~+~+~+~+~+~+~+~+~+~+~+~+~+~+~+~
瑞典研发电子磅秤吃太快就拉警报
英国医学期刊(BMJ)线上刊载的最新研究报告今天显示,为劝大家不要狼吞虎咽所设计的一项新装置,能有效对抗孩童肥胖。瑞典斯卡洛林斯卡研究所科学家研发出名为Mandometer的小型电子磅秤;有医生针对该装置进行一年半评估。
这种工具包括两部份,一边是上面可放餐盘的电子秤,用来测量用餐时盘中剩下的食物重量;靠着电子秤放在桌上的是一台小萤幕,上面显示用餐速度的曲线图,然后再跟营养治疗师计算的理想曲线对照;如果距离「理想」曲线太多,电脑就会发出声音要求吃饭的人吃慢一点;背后的设计理念是要训练肥胖者少吃并细嚼慢咽,帮他们因此获得饱足感。
布里斯托皇家儿童医院与布里斯托大学研究人员对106名9-17岁的病患进行测试,他们全都被诊断为肥胖症患者,BMI值在30以上,其中一些使用Mandometer,另一些则接受标准的减肥照护,研究员鼓励两组人将运动量提高到一天一小时,并维持健康饮食。
一年过后,Mandometer这一组人平均BMI降了2.1,大约是另一组人降幅的三倍;研究届满一年半时,研究人员进行追踪测试,前一组患者BMI仍维持在下降后的水准。截至研究结束,Mandometer使用组的每餐份量减少约45克;他们的吃饭速度则降低11%,好胆固醇值也较优;对照组吃饭速度反而增加4%。
~+~+~+~+~+~+~+~+~+~+~+~+~+~+~+~
长者逛超市好帮手:Robovie-II
天寒地冻,老人家如果想去超市购物,你却未能抽空相伴,这时候日本最新推出一款身高1.2米的智慧型机械人Robovie-II将会发挥出其最大功效,成为长者及伤残人士购物的好帮手。
机械人Robovie-II由「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ATR)负责研发,目前已正式于日本京都的超级市场中投入测试使用。长者出门购物前,只要先在家中输入购物清单,当他们到达超市时Robovie-II就会亲自到门口迎接,帮长者提购物篮,并依照清单引导长者购物。
Robovie-II的工作情况
除此之外,Robovie-II还会围绕清单内容适当地与长者沟通对话,譬如它会在你选购食物后说「看上去好好味呀!」或者「多谢喔!」又或者建议说「用西兰花做沙律味道不错喔~」另外还会提议你去买清单上没有的东西,例如说「现在是苹果的最佳季节。」又或者「鲜橙看上去很多汁很清甜,我也想食一个。」
作为一个工人、助手,他的推销技法又未免太多了吧。
~+~+~+~+~+~+~+~+~+~+~+~+~+~+~+~
《蜗居》国产电视剧也可以这样拍
电视剧《蜗居》从上月首播到现在,一直吸引着无数观众的眼球,并引发了持续不断的热议,从网络到办公室再到街头巷尾,都可以听到有关《蜗居》的议论。
房子——这个最令国人瞩目的热词,是此剧所要表现的中心内容,这样反映现实的电视剧又怎能不火?
《蜗居》中的海萍、苏淳夫妇,正是现实大都市里普通白领一族的代表,他们来自外省小城镇,靠上了大学才得以在大城市里居留下来,一无背景,二无人脉的他们,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双手打拼。收入嘛,比起一般的工薪阶层来稍高些,但挣钱和攒钱的速度永远也追不上一路飙升的房价。而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有了房子才算是真正有了家,在大都市奋斗、生活的外来一族,更需要一套稳定的房子来安放自己漂泊不安的灵魂。而房子,却是如此的遥不可及。这是令人心酸的城市现状,也是此剧吸引了如此多的目光的主要原因。
《蜗居》所反映和展现的,无一不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房子、贪官和“二奶”。惯于表现都市情感和世俗生活的编剧六六,用丝毫不加遮饰的语言、情节,将房子所带给人们的喜怒哀乐,将贪官和“二奶”的思想和情感,赤裸裸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风格之大胆、泼辣,为国产电视剧所罕见。看完全剧,我不禁感叹:原来国产电视剧也敢这样拍,也可以这样拍!
本剧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所表现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复杂的、立体的、矛盾的,海萍、苏淳、海藻、宋思明,无一不是情感和思想矛盾的结合体。譬如海萍,她作为海藻的姐姐,一方面教育妹妹要珍惜爱情,珍惜小贝,却又不自觉地、时不时地拿自己的逼仄生活来现身说法,告诫海藻没有物质的爱情是靠不住的;她一面劝海藻远离宋思明这个危险人物,一面却又接受了海藻借宋思明的六万块钱用于还债,可以说,海藻之所以离开了小贝傍上了宋思明,海萍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真实的人生也是如此矛盾的,现实的人们对待权力和金钱的态度,也是这样的摇摆不定,一方面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让我们懂得人要自强自立,不能依赖别人,可当生活中处处因为金钱掣肘时,人们在金钱面前就变得软弱起来,气短起来,本该对引诱妹妹的宋思明抱以鄙视和愤怒的海萍,因为宋思明曾数次帮助她和苏淳,从而在宋思明面前失去了应有的是非观和道德底气,这就是丑陋却又真实的凡俗人生写照。
《蜗居》,像一把刀,残忍地剥开了灰色的城市人生,将这个时代城市居民的迷惘与困惑、矛盾与挣扎、情感与欲望生动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每个人都能从里面看到小部分的自己。
~+~+~+~+~+~+~+~+~+~+~+~+~+~+~+~
日本男性爱"蜗居" 女性愿合租高级公寓
在东京这个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都市之一,跟人合租的观念从未盛行过,东京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选择住在拥挤、杂乱、没有情调的小房子里,日语中称之为usagi goya,即“兔子窝”。然而,合租在日本尚属新鲜事物,这意味着很多年轻女人还没有准备好如何跟人合租。
网易探索1月11日报道 三个月前,奥莉维亚经过一番考虑,大胆地决定和五个日本女人一起住进原宿(Harajuku)一套有六个卧室的大房子里,那里是位于东京市中心的一个繁华街区。
但到目前为止,她的合租生活没有成为美剧《六人行》(Friends)的日本版。一天晚上,奥莉维亚走进厨房,发现操作台上立着至少八瓶洗涤液,摆得整整齐齐,上面还写着拥有者的名字。
“我的室友很爱干净,也非常有礼貌。” 奥莉维亚说道。她已经在日本住了七年,以前在加拿大也跟人一起合租。“但这里的观念跟西方完全不同,人们很自然地都不喜欢共用东西。”
日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租传统,人们喜欢住在自己的小房子里。但现在,由于东京地区缺少条件好、价格合理的公寓,越来越多二十到四十岁经济收入尚可的女性开始自发地形成一个日本房地产的全新领域:合租市场。
这一趋势正好赶上东京高级公寓的供大于求,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闭后,这类住宅大量涌入市场,外国银行家纷纷搬家,留下很多三四个卧室的大房子。这类房源以前深受外派人员的青睐,如今却会空置好几个月。
27岁的田原来未和32岁的喜多夏菜发现这一市场空白,成立了一家名为“东京女孩置业”的(Tokyo Girls' Real Estate)地产中介,说服一些房东把四个卧室的公寓改造成十个小房间,然后开始向年轻的日本女性出租。“雷曼事件之后,很多外国人离开,有些房子都空置了半年以上。” 喜多说道。她头戴一个粉红闪光片的蝴蝶结,身着一套迷你裙,脚穿一双长筒皮靴。“房东支付重新布局的费用,这样我们就能提高租金。”
东京的六本木(Roppongi)是外派人员的聚居地。这里有一套公寓,上一个房客支付的每月租金为45万日圆(约合5,000美元),田原和喜多将房子重新布局,改造成八个小房间,每间约9平方米多一点,出租价为8万日圆。就这样,她们把整体房租每月提高了19万日圆,并从中得到10%的佣金。
“现在市场有点起色,但跟雷曼倒闭前还是没法比。”专为外派人员和日本富人服务的凯恩房地产投资咨询公司(Ke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Advisors Ltd.)的经理松本惠子(Keiko Matsumoto)说,“我认为在这种环境下开发合租市场是个很好的想法。”
在东京这个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都市之一,跟人合租的观念从未盛行过,东京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选择住在拥挤、杂乱、没有情调的小房子里,日语中称之为usagi goya,即“兔子窝”。
日本人一直认为,蜗居总比跟陌生人合租要好。此外,几十年来房地产开发商都将公寓设计成一个个很小的单间,从而有利于租金的最大化,但也因此导致市场上缺乏适合多人合租的公寓。
田原以前在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lines)做地勤,她和喜多在一家地产中介那里相识,发现有大量的年轻女性客户提出合租需求。她们察觉到了这种需求蕴含的商机,两年前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自“东京女孩置业”公司创立以来,她们已在12处房子里为100多名女性客户提供合租服务。
田原说,公司能够盈利,这是东京唯一一家为30多岁工作女性提供服务的地产中介。当然,市场上也有其他公司提供合租服务,但大多数地产的位置都不太好,目标客户主要是短期停留的背包客、外国人或老年人。
喜多和田原的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功,核心在于她们会亲自重新装饰和设计房子内部,增加一些更具特点的东西,如爪形浴缸、金色壁纸、粉色假钻和迪斯科摇滚灯,从而让呆板的公寓变成一个梦幻王国。“我在东京跟人合租过,但房子老旧不堪,冬天冷得要命,夏天挥汗如雨。” 喜多说,“我们布置的房子把女人的梦想变成现实,我们在镜子上方装上镜灯,让她们在化妆时觉得自己就像演员一样。”
然而,合租在日本尚属新鲜事物,这意味着很多年轻女人还没有准备好如何跟人合租。喜多和田原经常调解合租中出现的矛盾,她们说最大的纠纷之一就是头发阻塞了浴室的下水道。
女性合租房里永远不允许男人进入,田原和喜多认为,她们安排的合租屋应该是女性的避难所。“如果发生什么问题,我们无法对此负责。” 田原说,“如果一个男人经常在里头过夜,用水用电,对其他的合租者也不公平。”
在签署租赁合同之前,田原和喜多会与所有的可能租客进行面谈。
日本的人口趋势变化已经造就一类新的群体:单身年轻女性,工作到很晚,周末经常出去, 想找一个就近的住所一头栽倒睡觉。“日本的平均结婚年龄正在稳步上升,越来越少的女性愿意和她们的父母住在一起。”一家日本广告公司Hakuhodo Inc.的资深研发主管中村孝则说,“与此同时,工资水平在下降,而女性不想因此影响到生活品质,房租是她们第一个会削减的开支。”
田原和喜多装饰的每一套公寓都有一个主题。波瑞尔住的那套原宿的公寓主题是“周六晚上的热情”。
“这里的设计非常可爱,”上周搬进公寓的28岁系统工程师斋藤幸子(Sachiko Saito),“日本人还不习惯跟人合租一套公寓,但我觉得没什么问题,我在网上专门找那些可以合租的房子。”
波瑞尔会讲日语,她说自己刚开始的时候被“不许进男人”的规定吓了一跳。“我有点失望,因为自己有很多男性朋友,但最后我觉得这个规定是有道理的。合租有很多好处,我在日本一个人住了很久,需要多跟人接触,我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