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可能说了很多话,也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话。。。
今天你可能做了很多事,可是想做的不是这些事。。。
到了夜晚,你还想听什么,做什么?
CVC中文广播电台,星期一到五,晚上八点到十点,聆听夜语
于玲听你说说话、聊心事。。。

2009年6月18日

星期四 - 心情小故事

~+~+~+~+~+~+~+~+~+~+~+~+~+~+~+~
一切都还在远兮

有一次,一个人打电话找心理咨询师求助。

他说:“一切都完了,我完蛋了。我没有半文钱,我失去了一切。”

咨询师说:“你的眼睛看得见吗?”

他说:“看得见。”

咨询师问:“你还能走路吗?”

他说:“还能走呀。”

咨询师说:“你还能打电话,可见你一定还听得见。”

“没错,我听得见。”

咨询师说:“那么,我相信你的所有的一切都还在,你唯一失去的不过是钱罢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生命在,健康在,我们还有什么不能从头再来的呢?

~+~+~+~+~+~+~+~+~+~+~+~+~+~+~+~

星期四 - 心情测试

~+~+~+~+~+~+~+~+~+~+~+~+~+~+~+~
你把家庭摆在第几位

张先生全家出去兜风。一家人包括张先生、张太太,还有两个读小学的孩子。现在的时间将近中午。“我们就在这吃午餐吧!”张先生说着,把车停下来。

那么,请你想象一下,他们将要在哪儿用餐呢?

A、海边

B、公园

C、普通的农家餐馆

D、日本料理店

E、咖啡厅


解析:


选择 A :

海象征着开放。外向型的你也很有家庭观念,不过你属于将家庭和工作分得一清二楚的人,不会总是坐在家里。


选择 B :

比起工作,你更注重家庭。从性格方面来说,稍显保守。


选择 C :

农家菜象征着简单。这说明你太忙碌了,会把家庭摆在第二位。


选择 D :

日本料理的榻榻米象征着安逸。你很喜欢轻松地待在家里,但对待家务活可能会“偷工减料”。


选择 E :

咖啡厅象征着成人世界。你可能不太喜欢孩子,同时家庭观念也比较差,属于我行我素的类型。

~+~+~+~+~+~+~+~+~+~+~+~+~+~+~+~

星期四 - 心情好新闻

~+~+~+~+~+~+~+~+~+~+~+~+~+~+~+~
小狗被冲马桶不死传说

日前英国消防队员、爱护动物组织的工作人员、与及水管工人一齐进行了一次争分夺秒的抢救工程:英国一只狗BB被它四岁大的小主人意外冲入马桶,困于水管内足足四小时,幸在大家全力帮助下安全救出,大难不死!

为什么小主人布莱尔(Daniel Blair)会这么「狠心」把出生仅仅只有七天的长耳狗BB冲入马桶呢?原来全因他好心做坏事!当日布莱尔带着小狗到花园嬉戏完一轮后,回到家中赫然发现小狗玩到满身泥巴,于是便忽发奇想要帮它洗洗澡。可惜小布莱尔却用错了方法,竟然将小狗放入马桶,更按键冲水以为这样就可以将小狗洗得干干净净。

结果,布莱尔的举动当然造成了灾难,以致小狗惨被冲进马桶,冲入到离房子20公尺远的水管内,可幸小狗保持住仰卧的姿势躺于未满水的管道中,未至于遇溺窒息。其后在消防员及水管工的合力营救下,四小时后终被成功救出。
现时小狗已安然无恙回到了布莱尔的家中,而对于今次的意外,布莱尔亦心感歉意地表示以后都不敢了;不过最后这位小朋友仍不忘加多一句,将自己的双胞胎兄弟「拖落水」,指是对方先将小狗弄脏的。

~+~+~+~+~+~+~+~+~+~+~+~+~+~+~+~
Definitely成英国人最易串错单字


最肯定的偏偏就是最不肯定的!

你自问英文好吗?会否在撰写英文书信时怀疑自己串错字?当你读过这则报道后,相信以后在拼英文单字时都会多了一层不确定的疑虑,因为你将发现原来连英国人串字也会如此笑料百出。

网站OnePoll于互联网上调查英国人最易串错的单字,在十大「最易串错的单字」中,不乏令人惊讶的字词,其中「definitely」(确定地)「荣登」排行榜的首位,而人们最易误拼的串法为「definately」。至于紧随其后的分别是sacrilegious(应受到天谴的)及indict(起诉):

十大最易串错的单字排行榜
01. definitely
02. sacrilegious
03. indict
04. maneuver
05. bureaucracy
06. broccoli
07. phlegm
08. prejudice
09. consensus
10. unnecessary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环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串错字事件首推92年美国前副总统奎尔(Mr.Dan Quayle)到新泽西探访小朋友期间,指小孩把马铃薯串成potato是错误,纠正串法应该为potatoe的一出笑料──到底谁是谁非,大家也心中有数吧!

~+~+~+~+~+~+~+~+~+~+~+~+~+~+~+~
经济危机下,瑞士人选择婚姻

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失业、减酬等物质上的缺失,还有精神上的不稳定感。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下,很多人选择了“靠在一起取暖”。

两个人在一起,不仅可以节省生活费,还可以共同创造安定的家庭氛围、心理感受,难怪世界各地都掀起了“结婚潮”,瑞士也不例外。

“现在这里确实涌动着一股结婚潮,”圣加仑户籍登记处(Zivilstandsamt,出生、死亡、婚姻登记处)的负责人Willy Zimmermann说。

结婚潮

从今年春天开始,登记处的工作量便有明显增加,Zimmermann表示,想要结婚的人比往年的平均人数多。登记处受理的申请结婚和举办婚礼的数量都有所增加。

苏黎世户籍登记处的工作人员也在为此忙碌着:“我们接到了很多婚姻申请,”该处代理负责人Roland Peterhans说,“以前我们只需要一间婚礼大厅,现在一天之内却要在三四处地方举办婚礼”。婚姻登记场所的增多,可能也是婚礼增多的原因之一。

巴塞尔市户籍登记处的副处长Mirjam Cattin女士依据个人印象推断:今年结婚的人数多于去年。但数字显示,今年预约、登记结婚的人数与去年同期接近,但那时的结婚人数也不少。“想要结婚的人多了,我们接到很多问询,”Cattin解释说。

由物质转向情感

圣加仑ISG研究所的Oliver Fiechter认为,导致最近结婚人数增多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经济危机。该研究所与Swiss Spirit进行了5次关于价值观的研究,并向1300名瑞士人发起调查,对175种价值观进行了评定分析。

Fiechter表示,目前已可以确定,在自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的12个月内,瑞士人已经淡化了对物质的需求,而将注意力转移到精神层面上。瑞士人关注的已非生活水平,而是生活质量。

更注重安全感

10年前,这些非物质性的价值其重要性仅为5.3(研究权数),如今已提升到8.3,社会凝聚力和伴侣关系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尽管目前这种情感需求很大,但其满足度并不高,因此Fiechter说:“那些在经济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可能没打算结婚的伴侣,现在当经济状况每况愈下时,却做出了结婚的决定”。

另一项研究显示,那些以前对婚姻来说极其重要的条件,如美貌的吸引力、金钱等,都丧失了先前的地位。当经济危机来临时,反倒是伴侣间相互价值观的认同受到了重视。

“人们渴望相互理解,不仅需要拥有物质保障,还要在精神上享有安全感,”Fiechter接着说。结婚正是这种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同居也可满足这种需求,但结婚的感觉更强烈、更长久。

重新审视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当前,人们在抱怨工资缩水、工作难保时,应该用另一种眼光再次审视我们的消费社会。在经济高速运转时,人们的生活只剩下了赚钱和消费;而现在经济低迷,普通人面临生活压力,人们也开始思考什么才是人生最本质的需求,亲情、家庭、安全感,这些随着金钱增多而渐渐走远的词汇,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词典当中。

~+~+~+~+~+~+~+~+~+~+~+~+~+~+~+~
上网时间剧增 家庭团聚时间减少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美国家庭纷纷表示他们在一起欢度的时间减少了,无论是一起吃晚饭还是看电视。家庭时间减少主要是由于人们大量上网及社交网络的普及。

南加州大学数位化未来伯格中心(The Annenberg Center for the Digital Future)最新的报告显示,去年接受调查的美国人中,有28%说他们他们与家人共度的时间减少了。这几乎是2006年11%有此说法的三倍。

虽然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减少了,但是,他们与朋友相处的时间却没有减少。该中心资深职员吉尔伯特(Michael Gilbert)表示,由于社交网站如Facebook,Twitter 及 MySpace等的蓬勃发展,导致家人浏览社交网站的时间增加,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减少。例如,创办五年的Facebook网站已拥有超过二千万用户,其去年八月才只有一千万用户,成长之迅速可见一斑。 多数人担心儿童和青少年在网络上花费太多时间,这种情形显然有与日遽增的现象。该中心从2000年起,调查美国人和网络的使用情形。2000年仅有11%的受访者表示低于18岁的家人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太多,而到了2008年这一数字增加到28%。

网路改变家庭互动方式

在二十一世纪前五年中,人们每月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平均为26小时。但至2008年减少了30%以上,平均和家人相处时间减为18小时。 新科技时代的到来从某些方面来说改变了家人互动的方式。手机使父母更容易查明孩子的行踪,也能使孩子保有以前无法拥有的隐私权。电视节目介入了晚餐时间,由于电视机价格便宜,一户家庭能拥有几个电视机,所以孩子和父母不用挤在一起看电视了。

但吉尔伯特表示,网络比其他科技具有更高独占性的需求。它对个人界限的扰乱是其它科技无法做到的。你可以和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但是,电脑基本上是一对一的。由于高收入家庭能承担更多的上网所需配件,他们比低收入家庭与家人共度的时间更少。女性比男性更常有家人上网时她们被忽视的抱怨。 网路的发达加上数位化的发展带给人们无限的可能。但任何事情有得必有失,当人们醉心于网路的花花世界,因而减少了和身边最亲近的家人相处的时间,可能导致家人之间关系冷漠,家庭凝聚力的下降,长久下来,对社会和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将会有深远的影响。 中心的最新调查是2008年4月9日至6月30日对2030名12岁以上的人群进行的随机抽查,正负误差为3%

~+~+~+~+~+~+~+~+~+~+~+~+~+~+~+~
泰晤士报:电击治疗“网瘾孩子”在中国惹争议

上网成瘾的中国青少年正在一家诊所接受电休克疗法。该诊所称,这些“网瘾孩子”将得到解脱,实现“再生”。

然而,当3000名年轻患者中的一些人将其体验贴在网上后,这种残酷疗法引起外界强烈反对。

上网过度已成为中国家庭的一个忧虑。中国共有3亿多网民,其中有4000万玩网络游戏。现在,数以万计的家长对把孩子的心拉回到学习上感到绝望,他们开始求助于杨永信医生。这名既有魅力又有魄力的内科医生声称自己有妙方。大约100名青少年因极度亢奋和不服管束被父母送入治疗中心,大多是16岁以下的男孩。一旦进入诊所,患者立刻变成“盟友”。除了努力戒除网瘾,他们禁止谈论任何事情。之前的患者在网上说,他们接连不断受到电击,有的还很剧烈。杨医生对此予以否认,并指出电击是轻微、无害的,旨在帮助年轻人在戒除网瘾时慢慢镇定下来。

有些人为杨医生辩护。他们说,为让孩子恢复正常,短期的残酷治疗要比持续数月的药物治疗更可取。但更多的传统医师开始批评杨医生的方法。创办中国首家网瘾诊所的陶然(音)说,孩子们需要爱、关心以及来自父母、朋友和老师的关注。尽管如此,杨医生还是触动了困扰于上网成瘾的一代年轻人。除治疗外,家长还强迫地方政府关闭网吧。在线游戏运营商被要求安装“防沉迷系统”,阻止18岁以下用户每天在线超过3小时。(王晓雄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