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可能说了很多话,也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话。。。
今天你可能做了很多事,可是想做的不是这些事。。。
到了夜晚,你还想听什么,做什么?
CVC中文广播电台,星期一到五,晚上八点到十点,聆听夜语
于玲听你说说话、聊心事。。。

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 心情小故事

~+~+~+~+~+~+~+~+~+~+~+~+~+~+~+~
首富比尔盖茨的童年故事

1996和1997两度被评为美国最富有的企业家是谁?是42岁的比尔盖茨,他是美国微型软件公司(Microsoft简称微软公司)的董事长。他拥有好多个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个靠观念、智能和思维致富的人;他是世界首富,1996年的财产是160亿美元;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第一富翁;他是第一个从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在短短20年内创造财产达139亿美元的奇才;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靠电脑软件积累亿万财富的先行者;他是首先开发利用高科技和高智商,创造巨大财富的典范……,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的地球上刮起了一阵强劲的比尔?盖茨旋风。那么盖茨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的事迹有许多厚厚的书作了详细的介绍,这里科单讲他几个小时候的故事吧!

比尔盖茨的童年是在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度过的,西雅图是美国波音公司的基地,全市职工近半数在这家公司工作,所以人们也把西雅图称为波音城。它和旧金山、洛杉矶并列为美国西海岸的三大门户之一。

长着一头沙色头发的7岁男孩盖茨最喜欢反复看个没完的是那套《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几乎有他体重1/3的大书,一字一句地从头到尾地看。他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强烈地感觉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书本,里面蕴藏着多么神奇和魔幻般的一个世界啊!文字的符号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人们的无数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又传播出去。他又想,人类历史将越来越长,那么以后的百科全书不是越来越大而更重了吗! 能有什么好办法造出一个魔盒那么大,就能包罗万象地把一大本百科全书都收进去,该有多方便。这个奇妙的思想火花,后来竟给他实现了,而且比香烟盒还要小,只要一块小小的芯片就行了。

盖茨看的书越来越多,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次他忽然对他四年级的同学卡尔?爱德蒙德说:与其做一棵草坪里的小草,还不如成为一株耸立于秃丘上的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则高大挺拔,昂首苍穹。他坚持写日记,随时记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纪常常如大人般的深思熟虑。他很早就感悟到人的生命来之不易,要十分珍惜这不到人世的宝贵机会。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人生是一次盛大的赴约,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信守由人类积累起来的理智所提出的至高无上的诺言……那么诺言是什么呢?就是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在另一篇日记里又写道:也许,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焚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要从这场火灾中去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这追赶生命的意识,在同龄的孩子中是极少有的 。

盖茨所想的诺言也好,追赶生命中要抢救的东西也好,表现在盖茨的日常行动中,就是学校的任何功课和老师布置的作业,无论是演奏乐器,还是写作文,或者体育竞赛,他都会倾其全力,花上所有的时间去最出色地完成。

老师给他所在的四年级学生布置了一篇有关人体物殊作用的作文,要求四五页的篇幅。结果盖茨利用他爸爸书房里的百科全书和其他医学、生理、心理方面的书籍,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写了30多页。又有一次老师布置同学写篇不超过20页的故事,盖茨浮想联翩,竟写出长达100页的神奇而又曲折无比的故事,使老师和同学都十分惊讶!大家说他:不管盖茨做什么事,他总喜欢来个登峰造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然他是不会甘心的。

盖茨在体育和社会活动方面也表现出这种不落人后的精神。有一次暑假童子军的80公里徒步行军,时间是一个星期,他穿了一双崭新的高筒靴,显然 新鞋不大合脚,每天13公里的徒步行军,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尽苦头,第一天晚上,他的脚后跟磨破了皮,脚趾上起了许多水泡。他咬紧牙关,坚持走下去。第二天晚上,他的脚红肿得非常厉害,开裂的皮肤还流了血。同伴们都劝他停止前进,他却摇摇头,只是向随队医生要点药棉和纱布包扎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继续上路了。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一个途中检查站,当领队发现他的脚发炎严重,下令医冶,才中止了这次行军。盖茨的母亲从西雅图赶来,看到他双脚溃烂的样子时,难过地哭了,直埋怨儿子为什么不早点停止行军。盖茨却淡淡地说可惜我这次没有到达目的地。

~+~+~+~+~+~+~+~+~+~+~+~+~+~+~+~

星期一 - 心情测试

~+~+~+~+~+~+~+~+~+~+~+~+~+~+~+~
童年阴影测试你的幸福度

这是一本古朴而怀旧的相册,当你轻轻翻开它时,映入眼帘的第一张照片是你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正美美地睡着;翻开下一张,是你在地上爬来爬去;接下来的第三张,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A、你坐在床上,被很多绒毛玩具包围着

B、你在浴缸里快乐地洗澡、玩耍

C、你坐在儿童学步椅上,正在吃饭

D、母亲拉着你的手,你正在蹒跚地学走路


解析:


选择 A :

生活在框框中物质匮乏的童年——幸福度40%

在你的梦里经常会有紧张和焦虑的感觉吗?你的父母认为孩子能够独立是未来 生活的重要基,所以你是在各种规章制度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你的物质要求 总是给予一半甚至是少于一半的满足。他们更多的是希望锻炼你的自我控制能 力和培养你的同情心。童年里,陪伴你的玩具少而精,至今你还留着一些令你 怀旧的童年物品吧。

如果用“慈威”这个词来形容你对父母的印,可能最恰当不过了。

也许是因为工作过于繁忙,有多少交流是在和颜悦色下进行的呢?于是从童年开始你就学会了克制自己,不随便表达情感,过于严肃而认真地对待每一个问题,也许那背后隐藏的是你复杂的情感——包括尴尬、自我憎恶,曾经的自豪和被压抑的野心。你够优,也够执著和完美,可是这种过于按部就班严谨的童年,带给你的是成年之后的过度谨慎和小心翼翼,任何一种出轨的行为和思维绝对不会在你的生活中出现,即使是偶尔的放纵也会让自己自责不已!你实在太希望父母和周围人对你满意了。

建议:不要再带着童年的框框“行走江湖”了,它已经让你身心疲惫。少一些,将自己的情绪隐藏于心里或不肯承认内心的情绪;多一些,无伤大雅的“出格”行为,自然的你,不在意别人的你同样魅力十足!


选择 B :

快乐天使的为所欲为——幸福度90%

你的童年是绝对快乐的!自由而率真的天性一直保留到现在,父母给予你的空间是极为宽松,你完全可以按照个人的想法生活。所以你喜欢令人愉快的事情,喜欢空想,兴趣和爱好十分广泛,好奇心强。寻求娱乐、饮食上的满足,有强烈占有欲,只要是你需要的,父母都会尽量满足,你像一个快乐的天使“为所欲为”。

善意的恶作剧、顽皮的扮相、出格的打扮,做我所做无怨无悔!儿童时候从不在意自我语言表达方式,是否至今仍习惯使用感叹句,“哇!”“嗨!”……

你对自己的满意度是相当高的。相信肯定自我,认为自己的理智使你足以冷静地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穿梭,所以蹩脚地耍性子、装模作样吸引他人的注意力绝不是你的性格。但是,你的内心极度敏感,过高的自尊,难以容纳他人对你提出的忠告和建议,尤其是来自那些与你一样充满自信的人或比你年幼的人,即使私下里你认为是对的,也绝不承认可以接受对方的想法。接受旁边人的指导、建议、观点,对于你来说就是对自己的否定,对自尊的伤害。所以期待你改变某一种观念真的很难呀!你不缺乏认同感、安全感,只是少了些留给自己和他人相融的心理空间,那么你带给合作过的人的印象往往是乖僻、别扭又有点拽。

建议:漫长的岁月中还有很多机会需要你的合作,请尽快结束只为自己而执着的心理状态,把时间放长,把空间放宽,让周围更多的理念和创意融进你的心灵。时间流逝后,你更有机会和资本充分展开、仔细打量从容的人生。


选择 C :

沐浴在过度呵护爱的世界中的你被代替成长——幸福度70%

你的童年充分享受了父母的呵护,他们给你的爱也可以说是一种过度的保护。 任何事情父母都不离手,怕你冒险出意外,从不让你去尝试、突破。至今他们 还担心你一个人是否能独立生。在外人的眼里你善解人意,从不故意找茬、装 模作样地表现自己,对他人的建议和劝告耐心倾听接纳,很少表达反对意见, 顺从而体贴周围的人。

虽然看起来简单而质朴的外在性格使你拥有不少朋友,但是你刻意制造的交往 距离,往往使双方很难走进彼此的心灵世界,自己却经常叹息一声:知音难觅 。

其实,真实的自我只有在回到了安全的家庭氛围中才会从面具后面走出来。面对亲密的家人,闹性子、毫无顾忌地发脾气,故意做和父母期待相反的事情……低忍、高焦虑的你经常让亲人感到很别扭,却又无可奈何。这是因为你的潜意识在地过度保护你的父母逆反、抗议!童年成长被代替的你,一直渴望有所突破,所以在家里你不愿意做不受人信赖的、一直没有信心的人,你要去证明自己,战胜、超越所有的人。有停地转换角色,徘徊于外面表现得温柔质朴、回到家中蹩脚地发泄自己情绪之间,拥有如此厚重的双重面具,有没有感到身心疲惫呢?

建议:童年的成长经历可能一直让你寻求超越自我的途径,成人之后会感到有一些缺点和内心情绪需要掩饰。但是只有保持一定程度的真实性会让自己身心平衡地与外界接触,才能解决内心的冲突需要寻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当你学会在家庭中享受温暖时,才可以表达自己的一切坦诚和信任。


选择 D :

傲慢寡言面具背后的质朴——幸福度20%

你的童年是在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度过的,曾经有多少次渴望倾诉、 寻求爱抚都因不能与父母沟通而半途而废,你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不能有人读得 懂。如果不是你的家长对你过于严厉苛刻,就是你根本过早离开父母的怀抱独 立,或者是在其他长辈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童年中你就学会了看着长辈的眼 色行事,时而渴望张扬个性,时而却困难以摆脱自卑情绪而沉默寡言。

矛盾和冲突是你内心最重要的词汇,掩饰、修饰、装饰是用来整合你的一切言行,这样看来你才能让你那严厉的父母感到满意,引起他们的注意。来自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不确定感、不自信,使你经常不愿自己的言行影响到他人对你的看法。所以,与其故意装模作样地引起他人的注意、给人造成某些不必要的麻烦,你更愿意习惯性地顺从长辈、上司,希望自已所做的一切能让周围人满意,并被他们所接纳;然而在表面上,你有傲慢自负的言行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私下里却为了博得他人的好感,处处替他人着想,并经常为一些后悔的念 头所束缚。也许你认为这样,会让所有的一切顺利而和谐,可是当缺少用慎重的目光审视外来信息时,小心陷入被人利用的陷阱中啊!

建议:给自己一次机会,信任自己的决策和选择;给自己一点信心,从矛盾心结中走出来;再给心灵一些力量,人际交往中不一定使每个人都满意,只要你充满诚意就可以了!

~+~+~+~+~+~+~+~+~+~+~+~+~+~+~+~

星期一 - 心情好新闻

~+~+~+~+~+~+~+~+~+~+~+~+~+~+~+~
波兰电台播鸟鸣迫听众缴款

若然你不是爱雀之人,听一会「吱吱喳喳」的雀鸟叫声已足以令你心烦。不过就算阁下爱雀如命,要你24小时听着乌鸣也会烦厌得很吧。近日波兰一家公共电台正正是一天24小时播放鸟鸣,为的是要听众缴费。

据悉在波兰要接收公共电视和广播信号,每个家庭必须缴付牌照费。近日当地一份草案提议由2010年开始取消牌照费,虽然议案仍未实行,却有家庭率先停止缴付牌照费,情况有如日本的NHK电视台长期无法向观众收取广播费。

然而,依赖牌照费作为经费、以播放古典音乐和文化节目的波兰「德沃贾卡」电台却不欲坐而待毙,遂于日前开始播放24小时的雀鸟叫声,并且每十分钟播出抗议讯息「减少牌照费的收入将令我们无法生存」,以呼吁(亦可说是威迫)听众们尽快缴交相关费用。

顺带一提,大家可以放心,商业电台的频道皆为免费,在电脑上装设免费的Hong Kong Toolbar更可收听三个独家网上音乐频道。

~+~+~+~+~+~+~+~+~+~+~+~+~+~+~+~
歌星出马就能推广国学吗

7月8日,全国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成都市青羊区现场会在成都市召开,在会上,据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透露,有关部门准备邀请歌星演唱经典诗词,以契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

国学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传授做人之道的典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当前,很多学校开设了国学课程,还有些专门的国学馆在从事传播国学的工作,一些家长也极力让自己的孩子接触国学,虽然其中有跟风的因素存在,但是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国学的精髓能够深入人心,由此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处事。

我们承认,现在社会上的一些国学并没有掌握国学的精髓,顶多只是表面相似,比如有些地方传授国学的时候,要求老师和学生都必须穿着古装,甚至有人扮成手拿戒尺摇头晃脑的老师模样等等,虽然这也算是国学教育,但重视的方向显然错了,因为形式的意义大于精神实质,结果只会是不伦不类。基于这个原因,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现有的国学传播方式,尽量做到对现有的教育方式去伪存真,这样才能有益于国学的推广和发展,将经典诗词谱成歌曲,通过唱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符合经典诗词的风格的,事实上历史上的诗词大多数都是可以唱出来的,既然背诵有些困难,而孩子们对唱歌又有很大的兴趣,对于歌星的热爱程度很高,依照孩子的兴趣去研究,这未尝不是一种创新。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追求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当然好,但是用在文化传播上就有些牵强了,其实我们都很清楚,经典诗词当然是国学的一部分,却不是全部,真正意义上的国学是唱不出来的,就算是再高明的原创曲作者,他们谱出来的曲子也不可能受孩子的欢迎,就算国学歌曲有了,能不能像流行歌曲那样流行也是个未知数,更何况,国学的精髓不在字面,而在于其深深的内涵,这对歌星的文化素养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歌星都不能正确理解国学的含义,就算唱得再动听也起不到作用,为了社会的进步,我们相信歌星愿意出马唱国学歌,但是他们的水准高不高,能不能起到流行的作用,这些方面都不好说,弄不好这种方式不但毁了歌星,同时也毁了国学,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
网络强人手机「变」形金刚

《变形金刚:狂派再起》票房看俏,各类衍生品的销量同样报捷,全球又刮起了一股变形金刚热潮,甚至有不少人希望有一天,自己的汽车都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拯救世人的大英雄,经历一次紧张刺激的冒险。

要想汽车变成巨大的变形金刚,相信永远只能在电影世界中才能实现。不过最近,网络上却流传了一段短片,片中主角身体力行对手机进行改装,只用一部手机,便制成相似度十足的「变形金刚」,令网友拍案叫绝。 (按此收看)

短片一开始,我们先可看到已经变形的「变形金刚」,它无论头部、身躯还是手脚四肢,各部位零件的造工都可谓精雕细琢,很难令人想像这确实是只用了一部手机分拆装配,运用一人之力改装而成的。

其后,短片便以快速倒带的形式播放,还原出这款「变形金刚」的制作过程。可见制作者确实是每一个步骤都十分仔细,安装手部及头部的时候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而在短片最后,我们就可以看见「金刚」未变身前的原貌——普通手机一部!

看完短片,可能你会十分佩服制作者的创意,又或者有人会觉得当中的剪接镜头可能有欺瞒成分。不过无论怎样都好,多发挥想像力,用行动将这些可行的构思实践出来,你会发现生活将会生色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