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患上“目标困惑症”了吗?
【读者】杂志2008年第2期上登载了伊然的文章【我都做了些什么啊】,说了三个故事。将其中的二个故事,在这儿转述给朋友们。您读后,或许能受到启发。
一、
“我在华尔街就遇到了众多的目标困惑症患者。我问一位作风一贯顽强的交易商:‘迈克,你为什么一天到晚总是在工作?’他回答道:‘你怎么这样问?你以为我喜欢这样啊?我这么辛苦地工作,只是因为我想挣更多的钱!’
我继续问道:‘你真的需要那么多钱吗?’
‘至少目前是,’迈克一脸苦相地回答,‘我刚刚结束我的第三次婚姻。每个月都要支付三份抚养费,我都快破产了。’
‘那你为什么总是离婚呢?’
他叹口气回答道:‘我的三个前妻都抱怨我用在工作上的时间太多,置家庭于不顾。她们根本就不知道挣钱有多难!’
患上了目标困惑症的迈克足够可笑吧。他专注于‘挣钱养家’这个任务,却把‘家’这个目标完全忽略了。”
二、
“普林斯顿大学的达黎和巴特森两位神学教授,在研究【圣经】中关于‘慈善的撒玛利亚人’这部分教义时,曾在一组神学院学生中做过一次测试。两位教授告诉学生们,他们将以‘慈善的撒玛利亚人’这一主题进行讲道。作为测试的一部分,一些学生被告知,讲道将提前半小时开始,他们就要迟到了,必须加快步伐;另一方面,在这些‘就要迟到’的学生必经之地,两位教授雇了一位演员,装扮成一个突然患病、急需救助的老人。
结果发现,90%‘就要迟到’的学生,因为急于赶往讲道地点,而置‘患病老人’于不顾。
正是目标困惑使得他们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在时间的压力下,他们脚步匆匆,急着去做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而恰恰忘记了他们的目标所在。”
故事转述完了。问一问自己“我也患上目标困惑症了吗?”
~+~+~+~+~+~+~+~+~+~+~+~+~+~+~+~
煮粥
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 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
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
早餐变午餐
休斯教授在餐桌边已坐等多时,最后终于看到服务生走过来。
“您想吃点什么?”服务生问。
“刚来时我想吃早餐,”休斯笑着说,“现在我想大概该吃午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