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罗浮宫结缘苹果推出“掌上罗浮宫”
法国罗浮宫博物馆5日发布公报说,经与美国苹果公司合作,从即日起正式推出“掌上罗浮宫”,为人们了解罗浮宫及其藏品提供更多便利。
从5日起,苹果iPhone(手机上网)手机用户以及iPod touch触摸视听设备使用者通过登录相关网站,下载免费软件,便可轻松拥有“掌上罗浮宫”,随时随地欣赏罗浮宫宏伟的宫殿和精美的展品。
“掌上罗浮宫”目前只有英语和法语两个版本,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全方位介绍罗浮宫的主要展品,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收录了参观罗浮宫的一些实用信息,为潜在的参观者提供便利。
法国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历来是各国游客首选的参观景点之一。2008年罗浮宫共接待参观者850万人次,与2007年相比增长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再次成为全球吸引游客最多的博物馆。
~+~+~+~+~+~+~+~+~+~+~+~+~+~+~+~
翻译眼镜帮助解决外语障碍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语言能力的高低将为个人前途带来直接的影响,如东外语能力差,尤其是英语,无论在生活上、抑或工作上都会十分吃亏。因此,不少人都会不断学习外语来自我增值,然而要真正认识和运用母语以外的语言却不能一步登天,必须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不过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水准得以提升,既然失明人士也可以透过仪器的帮助「重见光明」,语言能力也得依赖科技的帮助得到改善。日本NEC公司最近研发的「翻译眼镜」,用家只要配戴之后,即使完全不懂得外语,也能轻轻松松与外国人进行交流。
这款设计简单轻巧的「翻译眼镜」,其实是一台小小的低耗电翻译装置,透过镜设备有的一个小型麦克风和摄影机,与他人以外语交谈时,麦克风会收集对方的外语,并立即传送到用家腰间佩戴的便携式电脑,而电脑则把内容传送到远程服务器中,将对方的说话翻译为所选定的语言,并以字幕呈现在用家眼镜上的视网膜显示器中。此外,由于视网膜显示器被设置在眼镜边缘,所以绝对不会影响到用家与对方进行眼神交流。
目前,这款全球首创的「翻译眼镜」仍然属于试验阶段,NEC 公司计画明年将会全面推出市场,但是智能眼镜的翻译功能尚未完善,有待进一步提升。
~+~+~+~+~+~+~+~+~+~+~+~+~+~+~+~
纽约六星期一万美元聘公厕大使
纽约市居然要出六周一万美元的优厚待遇招聘「公厕大使」,虽然这个名字听起来比较尴尬,但是当地仍然有不少市民为此而「争崩头」。
受到金融海啸后遗症的影响,美国就业情况依然严峻,根据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当地的失业率已突破10%大关。在这种情况下,「公厕大使」一职自然是大家梦寐以求的「荀工」,今天「公厕大使」的面试会正式开展,招聘现场非常挤拥,甚至有人清晨四点已经去到排队等候,各人皆使出浑身解数,希望能给评委们留下难忘印象。
为什么公厕斥巨资聘请形象大使?其实这几座位于曼哈顿中心的公共厕所,乃是卫生纸制造厂Charmin几年前开设。它名义上是为观光旅客服务的,实际则为了帮公司产品卖广告。这些观光厕所与一般公厕的最大区别,在于观光厕所内有多名「公厕大使」为使用者提供服务,他们的工作任务除了与游客互动之外,还要在社交网站上撰写博客,跟大家分享工作经验。
据了解,此次的录取名单将于23号,在公厕启用典礼上正式公布。而这个公厕每年只会开放六星期,估计届时将吸引50万人使用。
~+~+~+~+~+~+~+~+~+~+~+~+~+~+~+~
82岁老太为防老年痴呆炒股11年 没进过医院
炒股太痴迷,居然搞忘昨天(26日)是重阳节。每天从家到证券公司营业部往返步行5公里坚持炒股,11年来风雨无阻,而她称自己炒股只是为了“预防痴呆症”。她就是被股友亲切称呼为“炒股奶奶”、82岁的邓淑芳老人。
扎进股市 只为防老年痴呆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成都紫竹中街某证券公司的交易大厅里,见到了“炒股老太”邓淑芳,她看起来只有六十来岁,一身唐装,透着一股精气神。
邓婆婆年轻时是成都市一所小学的老师,1985年退休后,一直“在家闷着,生活很单调”。后来听说老年人经常动脑,可以有效的预防老年痴呆症,就开始买基金。四年时间她赚了10块钱。“1998年开始炒股,跟着别人操作了几次之后就开始自己动手。”邓婆婆告诉记者,第一次买了一支重庆某公司的1000股,不到一个月就亏了3000元。“股票本来就是有赚有亏的!”股友都说老人心态稳。
邓婆婆现在炒的是中国建筑等5支股票,昨天都跌了。“11年下来总共也就亏了万来块钱。”邓婆婆对自己的业绩不算太失望。
日程排满 日行5公里泡股市
据邓淑芳老人介绍,她的生活基本上是围着股票在转。每天早上六点,老人醒来就打开收音机,躺在床上听新闻,了解时事动态和国家政策;七点起床,打开电视看新闻,了解一些股票、证券信息。八点下楼做十五分钟自编的“健身操”;查看每天报纸的时政新闻和财经、证券;吃过早饭之后就出门,步行约1000多米到证券交易市场,参看股市行情选择交易;中午十一点半左右回家,午饭后简单休息一下就又到证券公司,下午三点过再回家。一天中往返四趟,步行近5公里。四点半后就关注电视台的股市动态和股评分析。晚上七点就看新闻联播,十点半睡觉。“要时时刻刻的了解国家政策和时事动态,这样才能清楚股票行情。”谈起自己的“股经”,邓婆婆头头是道。
~+~+~+~+~+~+~+~+~+~+~+~+~+~+~+~
内地打工仔热买:指模膜
为了确定员工的上班及下班时间,以防有员工「迟到早退」,办公室、工厂及企业往往都会备有器材以确定员工的上班情况,以前普遍会用「打卡机」 ,不过漏洞是员工之间可以「代打」,今天就用上「指模系统」,不过「你有张旅计,我有过墙梯」,内地网络近日有一款名为「指模膜」热卖,效果等同「代打卡」!
这款名叫「指膜膜」的商品销路相当畅旺,而所谓的「指模膜」,实际上是小小的硅胶模,据悉「指模膜」能复制指模,用于应付「指模系统」。据了解,该款「指模膜」的发售商是一个名叫「破解指纹打卡」的网友所发明,他在网上详细介绍了以蜡烛或橡皮泥提取指模的方法,客户只需提供一份个人指模,一周内即可收到一张印有个人指模的胶模,商家还表示「指模膜」的售价为100元,适用率超过八成。
有帮衬过「指膜」的打工仔表示,这个神奇的发明的确可解燃眉之急,但倘若长期使用始终容易露出马脚,只能偶尔使用,不能长期依赖。
~+~+~+~+~+~+~+~+~+~+~+~+~+~+~+~
你能做到不抱怨吗?
女性网站Slate's Double X的几个编辑正在尝试整整一个月都不抱怨。主编杰西卡.格罗斯(Jessica Grose)和创始人兼编辑汉娜.罗森(Hanna Rosin)在网站上说,她们越来越担心自己需要过度依赖诉苦的发泄方式才能度过难关。(杰西卡最近刚刚订婚,汉娜则是有三个小孩的已婚妈妈。)在体味人生酸甜苦辣的过程中,她们俩都意识到,自己与朋友同事之间的很多沟通都是以发牢骚为主的。
杰西卡回忆起最近一次愉快的驾车旅途,她发现那是自己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根本没什么可抱怨的─对于这一事实,她居然感觉到“一阵恐慌”。她说:这种无可抱怨的美好时光让我意识到,自己平时的生活都是在牢骚满腹中度过的。凭心而论,我估计自己嘴里说出来的话有70%左右都是在发牢骚。这种抱怨往往没有恶意,但还是属于可有可无,有时还会让别人感到厌烦。”
因此,杰西卡决定在一个月内,“试着完全停止对琐事的抱怨,并对更重要一些的事情也尽量不去大发牢骚。”她把自己的老板汉娜也拉进来,以汉娜的话来说,这是为了“互相监督”。
汉娜也谈到自己发牢骚上瘾的故事:她抱怨自己很难跟得上几个孩子错综复杂的校外兴趣活动安排,于是她丈夫做了一张每周活动日程表,贴在冰箱门上。“为这事儿,我差点宰了他。说实话,这是我们结婚来吵得最凶的一次。可我为什么这么生气?过好几天后我才想明白:因为他帮我解决了问题,但同时也剥夺了我天经地义的发牢骚的权利。”
和杰西卡与汉娜一样,我也经常发牢骚,特别是上班的时候。(我以前也在文章里写到过,在有些办公场所,人们抱怨工作的时间比真正工作的时间还要多。)最近,我们对工作的抱怨大多数都集中在新开发的编辑系统上,因为经过五个月的使用后,系统似乎还有些小问题。不过,在对一种共同经历发牢骚时,确实有一种隐约的快感;而我算是幸运的,因为基本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作难题需要抱怨─我的同事们既有才华,人又好,我们共同开发出来的内容板块也令大家感到自豪。
我在家也很少真正抱怨什么。我和妻子有时也拌几句嘴,但经常的话题是谈孩子和朋友们的趣事,以及对彼此的喜爱。大多数时候,我都试着乐观处事,因此并不觉得自己偶尔发牢骚是一个急需改正的坏毛病。
你的情况如何?抱怨最多的事情是什么?你觉得自己在家或上班时抱怨过多吗?能不能在一段时间内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少发牢骚?能不能把少发牢骚这个“封口令”进行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