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可能说了很多话,也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话。。。
今天你可能做了很多事,可是想做的不是这些事。。。
到了夜晚,你还想听什么,做什么?
CVC中文广播电台,星期一到五,晚上八点到十点,聆听夜语
于玲听你说说话、聊心事。。。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 心情小故事

~+~+~+~+~+~+~+~+~+~+~+~+~+~+~+~
直正的敬虔

有行动的敬虔是虚假的,也没有征服力,反而会给别人带来讥笑的机会。

就如有一次,牧师传完福音之后,听众反应热列,其中有一位是高贵的夫人,她要求讲几句话:「我今天到台前来,不是因为讲台上的话感动我,乃是坐在我身旁的小妇人打动了我的心,她的手操劳而显得粗糙;多年的劳役使她的躯体弯驼;她是一个穷苦的洗衣妇,在我家工作了多年。我不曾见过她发脾气,说一句难听的话,或做一件羞耻的事。我虽然取笑她,揶揄她的信仰,但她的爱是那样宽宏。当我的小女去世时,她用信心安慰我,叫我看得更远,超越坟茔,流出希望的眼泪。她用她的一生带领我归主。我所寻求的就是那使她能如此甘甜的救主。」于是牧师要求那位洗衣妇人起身让大家认识。

牧师说:「她才是今晚真正的讲员!」

在生活上做活生生的见证,真是比讲道还要重要。

~+~+~+~+~+~+~+~+~+~+~+~+~+~+~+~
老子和孔子的深度对话

孔子曾经亲自前往周都洛阳,专门拜访老子,向老子请教“礼”。老子先让孔子谈了谈对“礼”的了解和看法,然后告诫孔子:“你所说的这些,他们的人都已经没了,骨头大概都已经烂了,只有他们说的话还存在。

作为一个君子,遇到明君就出仕做官,遇不到明君就如蓬草一样随遇而安。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深藏起来,表面上好像没有货物一样;作为一个君子,他有高尚的品德,表面上却笨笨的,像个傻子一样。去掉你身上那些骄人的气息和贪婪的欲望,以及做作的姿态和狂妄的志向,这些对你都没什么好处。我想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

孔子大概还希望老子多说一些,没有离去的意思,于是老子张开嘴巴让孔子看,问道:“我的牙齿还在吗?”

孔子如实回答:“不在了。”

老子又问:“我的舌头还在吗?”

孔子告诉老子:“还在。”

老子意味深长地告诫孔子:“坚硬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牙齿是坚硬的,所以它老早就掉了;舌头是柔软的,所以它至今还存在。年轻人啊,记住:柔弱胜刚强!”

~+~+~+~+~+~+~+~+~+~+~+~+~+~+~+~
你话语中的能力

话语很像种子。当你大声说出来的时候,它们就在潜意识里发芽成长,开始自己的生命;它们生根、长大,然后结出同类的果实。如果我们说正面的话语,生命就朝着正面前进。相同的,负面的话语带出不好的结果。我们不能口里说的尽是失败与挫折,可是却希望过得胜的生活。我们栽种什么,就收获什么。

圣经中将舌头比喻为能左右大船的方向舵。虽是小小的舵,却能控制整艘船的航行方向,同样地,你的舌头也能控制你的人生。如果你习惯性地说一些失败的话语,你就往一个失意挫折的人生前进。如果你的对话中常常有类似的字句:“我不行;我没办法;我不够有才能。”或是其他对自己负面的评价,你就是在预备自己去迎接失败的到来。这些负面的话语会使你无法成为上帝要建造你的样式。

我知道有一个医生,他深知话语的能力。他给所有的病人一个处方笺,就是要他们每隔一个小时对自己说:“我每一天在各方面都愈来愈好,愈来愈好了。”这个医生的病人都出奇的好,比起被其他医生诊疗的病人都好得多。

当你带着热心与热情把一件事反复说得够多次时,要不了多久,你的潜意识就会开始照着你所说的去做,用尽一切办法让那些想法和说过的话成真。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一生反复说的多是一些负面的话语,他们不断用话语贬低自己。他们不明白自己的话语扼杀了自信,也毁了他们的自我价值。

事实上,如果你一直有自卑情结,更应该尽全力地说出充满信心的话语。每天早晨起床后,对着镜子说:“我是尊贵的,我是被爱的。上帝对我的生命有一个很棒的计划,我走到哪儿都有恩惠、慈爱随着我。上帝的福分浇灌我,甚至要满溢出来了,凡我手做的尽都成功兴盛。我对未来充满期待!”开始开口说这样的话语,要不了多久,你的生活就会更上层楼,成功和得胜也将伴随而至。你的话语真的带有能力。

在诸事不顺、遭遇困难的时刻,我们尤其要格外小心所说出的话语。你的反应和在逆境中所说的话,对于你受困时间的长短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当你的想法和言语愈是积极正面,你就愈是坚强,而你也愈快能从中脱解。

不可讳言地,在面对挑战时,人的本性倾向去抱怨、诉苦,让所有愿意听我们说话的人知道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何等艰巨,但是这种对话是在自乱阵脚。想要漂亮地全身而退,脱离困境,就要学着尽可能地说乐观积极的话语。

太多时候,我们就这么接受那些负面的态度,然后埋怨地说道:“我知道我的婚姻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我不觉得自己可以脱离借贷度日的生活。”“我想余生都要忍受这个病痛了。”

如果你开始讲这种话,你自己就变成了一个最难缠的敌人。若说有什么时候是最需要去注意言语的,那就是在困难的时刻。当你觉得力不能胜,当你感到压力重重,当全世界都在与你作对,当那道左外野外墙似乎慢慢向你身边逼近,这就是你要提高警惕的时候了。这时候你最软弱,最容易心生怨怼、口出怨言。紧接着你的潜意识就把你所说的话当真,开始尽一切可能去实行它们。等到最后发生事情了,除了自己,你也怨不得谁了,是你太低估自己的思想与话语了。

~+~+~+~+~+~+~+~+~+~+~+~+~+~+~+~
打破茶壶的两种说法

有一天一个女学生啊,她就说她打破了他爸爸的古董茶壶,还好,因为她会讲话,所以没挨骂。我就问他了,我说," 你是怎么说的啊?"她说我打破茶壶之后啊,我就跟我爸爸说,"爸爸我给您泡了好几年的茶,都很小心,很小心,可是刚才不知道怎么,手一溜就把茶壶打破了"。她爸爸虽然大吃一惊啊,很心疼自己的宝贝茶壶,可能生气吗?他还安慰女儿说,"唉,破了就破了吧,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没被扎到吧?"

妙就妙,隔了一个礼拜又上课了,另外一个女学生说,事情真巧,她前两天也打破了她爸爸的茶壶,可是她照上个礼拜同学说话的方法去向老子报告,却挨了一顿臭骂。我就问她,我说,"你怎么说的啊?"她说我跟我爸爸说把他茶壶打破了,我爸爸就跳起来问,"什么?"我说,"我从来都很小心,而且给您泡了好几年的茶,"我爸爸反而更火大了,"你还强辩?"

~+~+~+~+~+~+~+~+~+~+~+~+~+~+~+~
六十分的第一名

我说这个故事,是要谈谈说话先后次序不同所能造成的影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小孩子放学了,一进门跟妈妈说,"今天考试。"

"你考几分啊?"

"六十分。"

啪,一巴掌,小孩一边哭一边说,"全班只有一个人及格。"

"你得了,你还有话说?"啪!又是一巴掌。

小孩真倒霉,不过也怪他不会讲话,如果他换个次序,一进门先跟妈妈说,"今天考试好难哦,全班都不及格,只有一个人及格。"

"谁啊?"

"我。"

"几分啊?"

"六十分",你说就说的话是一样的,效果差很多啊。就算他妈妈还是觉得分数少才六十分,也不至于一巴掌啊,搞不好后来想想孩子其实拿了第一名耶,还嘉奖一番呢。

~+~+~+~+~+~+~+~+~+~+~+~+~+~+~+~

星期二 - 心情测试

~+~+~+~+~+~+~+~+~+~+~+~+~+~+~+~
你哥们义气有多少?

如果让你伸舌头装可爱,你觉得哪一个动作最可爱?

A、舌头往前伸

B、舌头往右伸

C、舌头往左伸


解析:


选择 A :

只要路见不平让你遇上你就会想拔刀相助。你是超级义气王:这类型的人有现代侠客的精神,只要听到一些让自己觉得不公平的事情就会想出来主持正义。


选择 B :

你会依照自己的时间来决定义气的表现方式。你是讲义气看时间:这类型的人分的很清楚,公私分明,如果是在上班的时间就会觉得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当他下班时会视自己时间长短来决定义气的表现方式。


选择 C :

对人性失望的你只想安稳过生活就好,不想惹麻烦。你懒得理义气:这类型的人平常管很多事情所以内心已经有点累了,目前只想要多跟家人相处,过过平静生活。

~+~+~+~+~+~+~+~+~+~+~+~+~+~+~+~

星期二 - 心情好新闻

~+~+~+~+~+~+~+~+~+~+~+~+~+~+~+~
变色龙衣”可能5至10年后出现
内地潮爆新宠——蚂蚁工坊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人与人之间感情逐渐疏离……现代人转向养宠物来慰籍心灵。但跟随而来庞大开支及麻烦喂养过程,使被遗弃街头的宠物日渐增多。如果你想养宠物又嫌麻类的话,不妨考虑养蚂蚁!

一个灌满天蓝色凝胶的透明容器,里面住着一群黑色的小蚂蚁。凝胶就是蚂蚁1年的饲料,这种名叫「蚂蚁工坊」的宠物玩具悄然在内地兴起,蚂蚁工坊的售价按大小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因为饲养蚂蚁,主人不用喂食,不用为其冲凉,还免却带其去医院看病的麻烦。不会乱抓不会掉毛,平时用放大镜看便能一窥其神秘的世界。这些优点使养蚂蚁成为内地80后白领人士的新宠。不少养蚂蚁人士还会在网志上撰写蚂蚁日记,交流饲养蚂蚁心得。

蚂蚁属于一种有社会性生活习性的昆虫,蚂蚁之间有着森严的阶级制度。作为最低下层的「蚁民」—工蚁会负责筑巢、搬家、喂养后代……每日忙碌辛勤地工作,有时也会起争执。蚂蚁世界仿佛是人类世界缩写。或许这种共鸣感促使它成为最潮宠物之选。

~+~+~+~+~+~+~+~+~+~+~+~+~+~+~+~
研究表明阅读放松效果最佳

疲惫不堪时,你会做什么来放松心情?听音乐、散步还是喝茶?

英国一项研究表明,所有放松活动中,阅读舒缓心情效果最佳。

放松心情

英国银河巧克力读书俱乐部委托萨塞克斯大学的“心智实验室”国际咨询公司进行这项研究,以支持俱乐部举办的“不可抗拒的阅读”活动。

受调查对象先通过测试提高压力水平和心率,随后参与各种活动缓解压力。

研究结果表明,阅读放松效果最佳,6分钟内就能够降低压力水平68%。听音乐能够降低61%的压力,喝茶或咖啡降低54%,散步降低42%。

英国《每日邮报》29日引述认知神经学家戴维.刘易斯的话报道:“书上的文字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从而带人们进入另一种状态。”

心理学家认为,阅读时人们的思绪会集中在文字上,进入文学世界,紧张的身体和大脑可以因此得到放松。

有益健康

英国3月进行的一项类似调查显示,阅读有益身体健康。

国家精神健康中心主任路易斯.阿普尔比说:“当人们听到阅读"有好处"时,也许认为这是因为它能够增长知识。但是轻松的阅读同样能够使人精神焕发,帮人逃离每天的压力,放缓大脑工作节奏。”

调查结果显示,4000多名受访者中,63%的人表示读书是为了放松身心,50%的人享受阅读过程中逃离现实的感觉,仅有29%的人是为了增长知识而读书。

另外,82%的人认为阅读能让他们心情放松,超过33%的人说睡前阅读有助睡眠。

知名神经科医师苏珊·格林菲尔德说:“读小说能让人们从日常生活的压力中暂时逃脱。……看杂志甚至菜谱能令人感到安慰。我们的大脑时刻受到各种信息"轰炸",阅读是一种放松的好办法。”

形式多样

调查结果还显示,人们喜爱的阅读形式多种多样。

超过半数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书籍作为他们最喜爱的读物,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喜欢看杂志和报纸,9%偏爱网上阅读,4%的人选择电子书。

“全国阅读年”活动主管威尔逊.弗莱彻肯定了阅读形式多样性这一趋势。

“阅读令人们在生活中积极向上,但阅读内容并无一定之规。所有形式的阅读都很重要,它能开拓视野、使生活更轻松,所以你读什么书并不重要,关键是它让你感觉良好,”威尔逊说。

调查显示,各种阅读题材中,谋杀悬疑类最受欢迎,其次是爱情类。

~+~+~+~+~+~+~+~+~+~+~+~+~+~+~+~
小猪上学记 School Days With A Pig

剧情大纲

6年2班的新任教师·星老师(妻夫木聪 饰),向教室带来了1只小猪。以「养大後吃掉」为前提向学生们提议到毕业为止的1年时间,轮流照料这只小猪。

对星老师「吃活的东西这样的事的意义,希望用身体来体会」这样的考虑,教头仁科老师踌躇着。可是,高原校长认可星老师的热情和精神准备,许可在学校养猪。

6年2班的26个学生,开始在操场建造小房,饲养这只命名为「P」的小猪。孩子们的妈妈们对养猪表示反对,不过,孩子们在协力照料P的每天过得很开心。暑假过去,在6年2班中,吃P的反对意见增加着。

吃吗?不吃吗?1年半的饲养,在孩子们即将毕业之际,展开了如何处置P的大争论。到底,26个孩子们和星老师会作出怎样的决断呢?

幕后制作

「这个是教育?」「极好的授课」!招来褒贬的真事的电影化

从1990年7月开始到1992年3月,大阪一间小学的新任教师黑田恭史先生开始了「饲养猪,在猪长大之後吃掉」的实践教育。被命名了「P」的小猪,被32个孩子们爱着,不是家畜而成为了宠物。

被称为「饮食教育」「生命的授课」,这个通过饲养考虑生命的900日的实践教育,被节目制作导演西谷清治拍摄,1993年7月12日富士电视台播放。这个节目获得1993年度Galaxy奖奖励奖,1995年获奖动物爱护协会主办电影竞赛会「内阁总理大臣奖」。2003年黑田先生的《P和32个小学生-生命的授课900日》出版。

可是,问题在那里没结束。这个实录引起极大回响。既有来自收看者的反应「残酷」,「那个不是教育」的多数批判的声音的一方,也存在认可教师的热情,被独自思考认真面对问题的孩子们打动而支持的人。10多年前看了这个实录而感动的一人,本作品的导演前田哲认为对动物和草木,以及人的生命,都是现在必须要重新考虑的事,因此进行了电影化的挑战。

剧本是张白纸

拍摄现场同时存在着「孩子的剧本」与「大人的剧本」。幕後工作人员和成人演员的手里,是正常的剧本。从试镜被选上参与拍摄的26个孩子,手中拿到的剧本,却是一张没有台词也没记录结局的白纸。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不能向儿童演员透露重要的情报。在拍摄过程中,孩子们一边饲养小猪一边考虑着,真心面对着「生命的意义」。

妻夫木聪首次挑战冲撞教育的老师一角

与小朋友一起苦恼并成长的教师·星老师,由首次挑战教师角色的年轻实力派男演员妻夫木聪饰演。

「我是你们的教师,请叫我星老师。」在摄影开始,站在讲台上,面对着26个孩子们,这样打着招呼。在拍摄首日,妻夫木聪便记住了26个儿童演员的名字。

「不是以演员妻夫木聪的立场,而是以老师的身分来和孩子们相处。我认为这部电影不这样做便不能拍摄。」

特别是电影最后如何处置P的大争论一幕,导演要求孩子们不要依靠剧本,而是把在拍摄过程中思考到的作为台词说出来。引出孩子们真心想法的关键所在,就是星老师。

「要引出孩子们衷心的言词,必须要缩短跟孩子们的距离。这是关於生命的授课,我希望不是倚靠演技,而是作为自己真的授课来对待。」

为了进行那样的授课,妻夫木聪查阅教育节目,做了关於教学的笔记,构筑着不同以往的表演方式,同时也留意不把自己的教育论加给孩子「这个作品的主角是孩子们。老师的任务,是接住孩子们的想法」。

在与孩子们度过了约2个月的摄影期间,妻夫木聪对小朋友很温柔,被当成真正的老师爱戴着。也有因为孩子们拿着食物玩,而成为严厉的老师。关于生命的重要,真心与孩子们探讨,成为真的老师本身。

妻夫木聪:「孩子们,是真的为了生命的问题而烦恼着。我想用谢谢来表达我对他们的感谢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