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可能说了很多话,也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话。。。
今天你可能做了很多事,可是想做的不是这些事。。。
到了夜晚,你还想听什么,做什么?
CVC中文广播电台,星期一到五,晚上八点到十点,聆听夜语
于玲听你说说话、聊心事。。。

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 - 心情测试

~+~+~+~+~+~+~+~+~+~+~+~+~+~+~+~
你的性格像女生还是男生

你有机会来到太平洋上的一座孤岛,岛有着茂密的椰子树,放眼望去是湛蓝的海洋。此时,你觉得眼前的景色如何?

A、岛屿小,海洋辽阔

B、岛屿广大,海洋狭小

C、海洋与陆地的面积差不多

D、岛屿的四周有浪涛拍打着


解析:


选择 A :

如果你是女生,那铁定很有女人味,但如果你是男生,则可能会表现出较女性化的一面。这类型的人拥有丰富的想像力,如果能在生活中多发挥一点创意,那一定能激荡出许多精采的火花。


选择 B :

选这个答案的人,没责任感的对象会让你第一眼就排斥:这类型的人本身就非常有责任感,不管是对自己或者是对家人,相对的就会请求另外一半也要很有责任感。


选择 C :

你的男性等质与女性特质保持着完美的平衡,因此如果遇到像与伙伴对立而两难等情况时,你都可以处之泰然并将所有问题圆融解决。擅于沟通协调是你最大的优点,应好好发挥这项特色。


选择 D :

你并没有照海洋或岛屿的面积大小来判断,所以选择了这个答案,而表示在你的内心中,正为自己的个性像女生多一点还是男生多一点争论不休。其实,平心而论,你是不是时常勉强自己,而表现得太过好强了呢。

~+~+~+~+~+~+~+~+~+~+~+~+~+~+~+~

星期二 - 心情好新闻

~+~+~+~+~+~+~+~+~+~+~+~+~+~+~+~
英国研究:女性需比男性多睡20分钟

英国媒体《泰晤士报》报导,英国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睡眠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需要睡眠时间,约需多睡20分钟左右,原因是女性大脑在运作时,比起男性需花费更多时间处理资讯,睡久一点有助身心发展。

英国研究发现,女性大脑皮质层掌管语言、智力、记忆和意识,在运作时需要花费许多力气和时间,不像男性大脑接受指令后就立即运作。显示女性大脑运作时极为复杂,首先会选择资讯,接着才是决定行动的优先顺序。

研究同时指出,大脑皮质层要恢复思考灵光的运作,必须要有深层睡眠,而年纪越大的女性,因为皮质层保留较多功能,因此更需要深层睡眠;常有中年女性抱怨自己感觉睡不饱,就是因为深层睡眠不足,建议需比男性多睡20分钟才正确。

~+~+~+~+~+~+~+~+~+~+~+~+~+~+~+~
「合同情人」闹春节 「贾哥哥林妹妹」网络爆红

又是一年春节到,还是孤家寡人的「超男」、「剩女」们回家如何应对父母的「问婚」,如何在好久不见的亲友面前赚足面子,成为考虑的头等大事。於是,租个「合同情人」回家过年就成为时尚。

2007年,范冰冰和任贤齐主演的《合同情人》中,为应付逼婚的父母,任贤齐携「租来」的「合同情人」范冰冰回家过年。旋即在大陆现实版的「合同情人」,每年春节前都会上演。虎年春节又近了,这股潮流热度有增无减。与往年不同的是,租方加高了对「贾(假)哥哥」、「林(临)妹妹」的门槛。

父母逼婚、亲戚唠叨、好友陆续「脱光」,网络各大论坛里的租友帖,在虎年春节前火爆异常,「求租者」、「招租者」供需两旺。在google上搜索「租友过年」,网页更是多达28000多条,有趣的是,求租者对「贾哥哥」、「林妹妹」的门槛加高,请求具体而详尽,目的就是避免「穿帮」。

在北京工作的洛阳籍网友发帖,「日薪300元征女友,陪哥哥回家过春节,时间为2月11日到15日,年龄约25到30岁,亲戚给的红包归她自己,但必须配合好,不要被看穿……」。这一「雷人」帖,在论坛里的人气一度火爆。

谈及对「临时男友」的请求,在一位在国营企业工作的蔡小姐一一罗列,稳重成熟,帅气,口才好,学历高,有素养……据了解,在南方某些城市,「租友」已成为一项盈利业务,日租金由300元到10000人民币不等。

民众对此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合同情人」是鲜花,善意的谎言是中国常规美德孝道的表现;反对者认为,这种明码标价「租友」来敷衍父母的行为不可取,这是对亲情的恶搞,是对神圣爱情的亵渎;亦有人称其商业意味太浓,并提醒双方慎之又慎,不能轻信「租友」,更不要盲目跟风。

~+~+~+~+~+~+~+~+~+~+~+~+~+~+~+~
英国离婚率33年来最低

据统计,英国的离婚率五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甚至达到33年来的历史最低点。

2008年的离婚个案总数为121779,这与2007年的128232相比下降了5%。数字表明,2003年英国的离婚数量达到顶峰,为153176。

专家分析,离婚率之所以呈下降趋势是因为人们结婚时的年龄越来越大,想得也愈发现实。

国家统计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发布的数字表明,虽然总的来说,英国人的离婚率呈下降走势,但是对某些特定人群来说,离婚率反而增长,这包括60岁以上的男性和年龄在50至59岁之间的女性。专门研究两性关系的专家解释,这是因为一些年老的夫妻无法忍受在退休之后继续自己不幸福的婚姻。

高发人群
年龄在25至29岁的年轻男女仍然是离婚高发人群。这表明当两性关系出现问题时,年轻人往往不知道如何解决,只好以分手告终。

据统计,如今英国的离婚问题波及了106763名16岁以下的青少年,这与10年前的150129相比下降了29%。

两性问题咨询公司Relate的执行总监克莱尔·泰勒(Claire Tyler)说,虽然离婚数字几年来一直在下降,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该数字不包括那些已经分开的未婚同居伴侣。

近年来英国人的结婚率也一直走低,这甚至让政府出面干预,并严肃讨论起怎样才能让英国人结婚的问题。泰勒女士说,问题不是在于如何让伴侣选择婚姻,而是如何让两性关系更加持久;即使遇到问题,也不选择放弃,而是积极地解决。

泰勒女士补充说,其实人们是需要有关两性问题的帮助和支持的。

Relate的调查显示,该机构为80%的受访者提供了帮助,这些调查对象表示咨询确实能为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切实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调查表明,如今男性的平均离婚年龄为43.9岁,女性为41.4岁。在2008年离婚的人群中,五分之一的人以前有过离婚的经历。

~+~+~+~+~+~+~+~+~+~+~+~+~+~+~+~
原来真的可以闷死人!生活沉闷早死几率高

闷,原来真的可以闷死人。英国研究发现,长期感觉生活沉闷的人,比起生活惬意的人早死几率高37%,而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几率也高逾一倍半。

联合早报报道,伦敦大学学院流行病和公共卫生部门的专家,于1985至1988年访问了7524名35至55岁的公务员,问他们觉得生活是否沉闷,至去年4月,再看他们是否仍然健在。

结果觉得过去一个月生活沉闷的10%受访者中,女性比男性多一倍。

~+~+~+~+~+~+~+~+~+~+~+~+~+~+~+~
泰坦尼克号上最后的英雄

1912年4月15日凌晨,世界上最大的海轮沉入大西洋中,1500多名旅客丧生。全世界迅速报道了这一悲剧:不会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沉没了!

泰坦尼克不是一艘普通的轮船。它是一个漂移的旅馆,是一座海上的小城,是奢华和力量的象征。它在英国利物浦起航时,10万多人争相观看。当时只有七岁的伊娃.哈特是沉船中的幸存者,她1996年去世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泰坦尼克号的残骇是人类骄傲的纪念碑。

泰坦尼克号首次起航去纽约时,人们认为它是绝不会沉没的,有人甚至说:“上帝也不能使它沉没!”

当人们登上这艘豪华巨轮时,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这是他们最后的航行;灾难临到他们的那天早上,没有一个人料到这是他在世上的最后一天。至少有20对新婚夫妇在泰坦尼克上渡密月,只有一对夫妇活了下来。

八十六年以后,一部名为“泰坦尼克号”的电影(或译冰海沉船)风摩全球,影片以昂贵的珠宝为线索,把虚构的爱情故事,放在泰坦尼克号上。人们可能再次被这个历史悲剧所震慑,也可能被这个完全虚构的爱情故事所吸引。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泰坦尼克号上真正的爱的故事,也不认识泰坦尼克号上真正的英雄。

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后不久,《泰坦尼克号上最后的英雄》一书出版。后来又由《橄榄出版社》再版。书中记述了一位旅客约翰.哈普尔的故事。

约翰.哈普尔于1872年5月29日出生在英格兰一个敬虔的基督徒家庭。1886年3月最后一个主日,13岁的约翰接受耶稣为自己的救主。17岁时他便在本地的街头布道、引人归主了。他喜爱神的话语,热心事奉。他白天在磨坊工作,工余就在街头布道。5、6年后,伦敦的一个 (Baptist Pioneer Mission) 吸收他作同工,从此他便全身心奉献自己事奉主。

1896年9月,他开创了自己的教会,即现在的“哈普尔纪念教会”(Harper Memorial Church)。刚开始时,只有25个人聚会,13年后他离开这个教会时,已增长到500多人。他牧会时,常常在教堂里通宵祷告,全教会数百名弟兄姊妹,他一一提名为他们代祷。在这期间他结了婚,但不久妻子不幸去世。感谢神,这短暂的婚姻给他留下了漂亮的女儿娜娜。

有意思的是,哈普尔一生中有好几次溺水的经历。他两岁半时,掉进了井里,差点儿淹死,被母亲救了上来。26岁时有一次他差点儿被海浪冲走;32岁时,他在地中海航行时,船漏水,他与死亡擦肩而过。可能是神使用这些经历预备他的将来。

哈普尔牧师带着他的女儿娜娜登上了泰坦尼克号。这是他第二次接受芝加哥慕迪教会的邀请,去芝加哥讲道。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前一个夜晚,人们看见哈普尔牧师在甲板上,热心地对一个年轻人传福音。带他信主之后,他看着西天的晚霞说:明天又是一个晴朗的日子!

4月14日夜,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之后,哈普尔牧师立刻把他6岁的女儿送上了救生船。他弯腰与女儿吻别,告诉她,爸爸还会见到她的。夜空中闪砾的星光映照着他满脸的泪水,伴着甲板上《我愿与主更亲近》的圣乐,他转身回到沉船上慌乱、绝望的人群中去了。

当泰坦尼克那巨大的躯体开始倾斜时,人们看见他冲上前去,喊道:“让妇女、儿童和没有得救的人(指尚未得基督救恩的人—译者)上救生船!”几分钟后这艘巨轮就轰然断成两截了。1500多名旅客纷纷跳入或坠进海中,在冰冷彻骨的海水中浮沉,渐渐地冻死、淹死……哈普尔也是其中的一个。

后来的幸存者回忆说,哈普尔牧师脱下自己的救生衣递给另外一个人说:“你比我更需要这个。别为我担心!我不会沉下去,我会升上去的!”

哈普尔牧师抓住这最后的机会,急迫地向人传福音。冰冷的海水中,他从一个旅客游向另一个旅客,恳求他们接受基督。

这1528名在海水中挣扎的人中,有6人获救。其中一个年轻人后来作见证说,哈普尔牧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福音传给他,带他归向了耶稣。

这个年轻人爬上了一块船体的碎片。哈普尔牧师在水中挣扎着靠近他,喊到:“你得救了吗?”

“没有。”年轻人答道。

于是哈普尔牧师大声喊着圣经里的话说:“信靠主耶稣基督,你就必得救!”

年轻人没有回答。转眼间他就被海水冲远了。

又过了几分钟,水流又把两个人聚集到了一起。哈普尔牧师再一次问他:“你得救了吗?”

答案仍旧是:“没有。”

哈普尔牧师用尽他最后的一口气喊到:“信靠主耶稣基督,你就必得救!”然后他就永远消失在海水中了……

就在哈普尔牧师被海浪冲走的那一刻,就在那一片漆黑的海洋中,这个年轻人决定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基督。

四年以后,“泰坦尼克号”所有的幸存者在加拿大多伦多聚会。这个年轻人流泪作见证,讲述约翰.哈普尔牧师如何在自己生命的最后瞬间带领他归向主耶稣。

好莱坞记得这个故事吗?当然不会。但那又有什么呢?神的仆人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当灾难来临时,当人们抢着上救生船,当人们只想着救自己的时候,约翰.哈普尔牧师为了使更多的人得救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更大的。”(约翰福音15:13)神的仆人就是这样爱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