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可能说了很多话,也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话。。。
今天你可能做了很多事,可是想做的不是这些事。。。
到了夜晚,你还想听什么,做什么?
CVC中文广播电台,星期一到五,晚上八点到十点,聆听夜语
于玲听你说说话、聊心事。。。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 心情小故事

~+~+~+~+~+~+~+~+~+~+~+~+~+~+~+~
骆驼放屁

某个商人骑着骆驼,打算到隔壁城镇去做生意。突然一阵烟雾挡住他的去路,当烟雾散去,商人赫然发现死神竟出现在他眼前。

死神对他说:「你的寿命已尽,当你的骆驼放第三声响屁,你的死期就到了。」死神说完就消失了。

商人起始还半信半疑,但不久之后,骆驼果真放了第一声屁。商人愈想愈担心,干脆在路边捡了一小块石头,塞住骆驼的屁股。

商人对自己想出的点子非常满意,骑上骆驼继续旅程。但过不久,骆驼又放了第二声响屁,并把小石头挤了出来。

商人很害怕,心想:如果死神说的没错,只要骆驼再放一声屁,我就要死了!

于是他爬下骆驼,捡了一颗大石头堵住骆驼的屁股。

「这下子,石头应该不会掉了吧?」商人喃喃的说。

他不放心的站在骆驼身后,左看又看。

就在此时,骆驼又放了一个屁。石头飞了出来,恰好打中商人的头,商人倒地而死。

~+~+~+~+~+~+~+~+~+~+~+~+~+~+~+~

星期二 - 心情好新闻

~+~+~+~+~+~+~+~+~+~+~+~+~+~+~+~
台湾男子耗时10年发明可食泡面碗

吃完泡面连碗一起吃

本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将在下周四登场的台北国际发明展将展出一种可以吃的泡面碗,台湾发明家张良伟利用制作豆浆、沙拉油剩下的黄豆渣,制作出可吃的泡面碗。  

60岁的张良伟说,他七年前得知台湾一年要用掉6亿多个免洗碗,觉得对环境杀破力太大,因此投入研发可食用的碗,并最终成功研发出可食用的泡面碗。

张良伟说,选择黄豆渣当原料主要是容易取得,把黄豆渣干燥后压成薄片,再用铸模成型。为了将碗的厚薄度调整到最佳的耐用、耐热状态,七年来他吃了10000多个碗,还有20多个朋友帮忙试吃,逐渐调整原料比例,并添入食用胶,增加耐用度,目前这种碗可耐120℃高温。  

他表示,可食用碗吃起来有淡淡黄豆香,而且高纤,如果真的不想吃,用完后也可喂猪、养鱼或当花草肥料,绝不会污染环境。

~+~+~+~+~+~+~+~+~+~+~+~+~+~+~+~
印度出产即食米浸水即可食

香港人不是因为工作繁重,就是因为「太懒」不欲煮食,所以泡水三分钟即可食用的即食面便成为了不少人的常规食粮。最近,印度一班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即食米,其特别之处是同样不用烹调即可食用。

印度现时虽成为了金砖四国之一,可是当地的贫穷人口仍然相当庞大,低下阶层长期面对着粮食短缺的问题。面对此问题,该国便成立了「中央大米研究所」,专门研究大米的培植、种植方法,以解决当地的粮食问题。

近日,该研究所利用了东北部阿萨姆邦独有的软米Komal saul作为基本素材,培植出一种名为「Aghunibora」的「即食米」。据悉,Aghunibora适合印度全境各地区、在不同的气候下种植,容易大量生产。

之所以称Aghunibora为「即食米」,是因为只要把它放进水中浸一夜,翌日便可以立即食用,不用煲煮,有些市民则喜欢拌以洋葱和芥子油来吃。总之Aghunibora食用方便,是贫苦大众一种方便、廉宜的充饥之物。

~+~+~+~+~+~+~+~+~+~+~+~+~+~+~+~
新行业「品水师」年薪400万

365行,行行出状元,但您知道吗?连喝水也能变成一种职业,现在日本流行当「品水师」,专门教大家喝水的正确方法,而且年薪竟然高达台币400万,不过,要当上品水师前,得先缴台币6.5万的学费。每个人神情专注,不是品尝香槟,而是练习喝气泡水,喝矿泉水原来也变成一门学问,她是全日本第一位取得义大利品水师执照的山中亚希,6年来光是演讲和开班授课,年薪高达台币400万,但品水师不只是教人喝水而已,得练就一喝就能分辨成分和来源地的本事。

不夸张,连矿物质成分都喝得出来,山中亚希推广学喝水,因为喝对方法,不但有益身体,还能达到雕塑身材的功效。

山中亚希明年将来台开课,培训台湾品水师,不过11堂专业课程得花台币6.5万,上完还得通过考试才能取得执照,想拥有这份百万年薪的特殊工作,可不容易。

~+~+~+~+~+~+~+~+~+~+~+~+~+~+~+~
遗言网站帮逝者继续维护友情 让逝者“永生”

澳大利亚人彼得·英格拉姆开办澳大利亚第一家遗言网站FromBeyond2u.com,帮助用户在死后向亲朋好友发送生前准备好的视频、音频、文字等邮件,受到人们欢迎。

遗言

你想过吗?也许有一天你突然去世,来不及与亲朋好友道别,来不及改正曾犯下的错误,来不及对爱人说“我爱你”……计算机安全系统运营商英格拉姆开办的遗言网站可以帮助去世的人与生前所爱“保持联系”,让逝者“永生”。

网站每周收费1澳大利亚元(约合0.87美元),注册用户可以把珍藏已久的回忆或美好祝愿存储在自己的账户中并设定时间,发送给亲朋好友。你可以在朋友的生日那天祝他生如快乐,或是在他毕业那天送上热情祝贺。网站的私人自动发送系统会帮你完成所有工作。

用户还可以利用网站提供的多媒体平台,为自己的葬礼撰写悼词。

“死后为朋友留下信件、视频、信息并不是一个全新概念,但是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法新社17日援引英格拉姆的话说,“你们可以一直保持联系,今天、明天甚至死后。”

分享

英格拉姆开办网站的想法源于他的一位阿姨。这位女士由于患脑癌,在确诊后的两周里完全失去了说话和写字的能力,甚至连微笑都无法做到。然而,她意识清醒,完全明白周围发生的事情。就这样,这位女士怀着一生的秘密、感谢和遗憾离开人世。

“我认识她20年,对我来说那是件痛苦的事,”英格拉姆说。

利用遗言网站,用户在世时可以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各种视频、音频和文字文件。用户去世后,网站经激活会自动执行用户生前设置。

在遗言中,人们也可以留下信息,比如告诉家人摩托车钥匙放在何处,值钱的物品藏在了哪里。但英格拉姆称,他开设遗言网站是希望能够促进人们与家庭、社区分享爱。

“我害怕自己死后被遗忘,所以开设网站最主要的目的是让人们同自己所爱的人一同分享爱,永远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不被遗忘,”他说。

质疑

然而这一创意也遭到一些人质疑。

一家广播电台的记者曾问英格拉姆:“如果人们留下的信息是污言秽语怎么办?也许我想对我的婆婆说‘我恨你’,我想让她今后10年一直收到写着‘我恨你’的邮件。”

“我想如果你一直这样骚扰她,她可以更换电子邮箱,但这并不是我们开设网站的初衷,”英格拉姆答道。

一些人担心,有人可能会利用网站的这项“死后消息”服务说出内心最阴暗的秘密,因为他们认为死后不用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与我无关,你可以做任何你愿意做的事情,”英格拉姆笑着说。他告诉记者,已经在网站上给儿子的21岁生日准备了“让人尴尬”的视频礼物,尽管他的儿子现在只有9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