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可能说了很多话,也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话。。。
今天你可能做了很多事,可是想做的不是这些事。。。
到了夜晚,你还想听什么,做什么?
CVC中文广播电台,星期一到五,晚上八点到十点,聆听夜语
于玲听你说说话、聊心事。。。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 心情小故事

~+~+~+~+~+~+~+~+~+~+~+~+~+~+~+~
快乐与喜悦之区别(兼谈读书的两个层次)

最近,有些读了不少心灵书籍的朋友在说自己的困惑,觉得读书与开始真正的成长之间总还是缺乏一个桥梁的感觉。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也曾写过《心灵成长如何入门》等帖子,希望能够站在心灵成长的角度,解释一些东西。

这两天,自己的成长有一点心得,我想写出来,并试图借机说明一下读书的两个层次。我个人觉得读心灵书籍是有不同层次之区别的,这可能也是很多看懂了的书却帮不到我们的原因之一。

老子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语言文字是非常有限的工具,我们的目的不在文字中,而是借助文字的帮助,并最终摆脱文字的局限,到达那个知晓的彼岸。

借着读书读自己,读书并不是必经的途径,读自己才是终极的目的。

一、知道的层次

我觉得这是读心灵书籍的较低层次。

我看了《遇见未知的自己》,其中说到快乐与喜悦的区别。大意是,快乐是来源于外界的,你会因为某件事情而快乐,但快乐不会长期留驻,它总是会随着你生活的变迁而过去的。快乐倚赖外物,所以我们为了追求快乐,就不得不持续不断地向外求索,而这种求索本身让我们永远无法获得满足与平和。喜悦是来源于内的,它不需要任何外物作支撑,可以永久地留存于我们内心,所以,我们如果找到了内心的喜悦,就不用在外界求索,便可轻松地让满足、喜悦与平和常驻心间。

我读完那本书,理解到这个程度,应该说还不错吧。如果心灵成长是一门要考试的功课,我想,我学到这个程度拿到学分是没有问题的。

可惜,没有人来考核你读书的成绩,而仅仅知道、明白这个道理,仅仅是用大脑认同这个道理,对于改变你的人生都仍然是不够的。

二、体会的层次

我刻意回避了“觉察”“顿悟”等等心灵成长中的某些固有名次,用“体会”这样一个更通俗的词,来解释我理解的读心灵书籍的较高层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心灵成长的道理,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去实践。如果这些道理不能引导觉察,那么也就仅仅是你大脑中多了一份知识而已。不能用于现实生活的知识,不就是我们在学校课堂里学习的那些远离今日工作生活实际的课本么?

我上个周末去参加了西苑幼儿园的咨询会,我真的非常满意。我选了一年多的幼儿园,虽然自己的观念也有变化,但总的来说,我觉得我还是比较挑剔的,之前也了解过西苑幼儿园,虽然基本选定了,但对他们也还是存有一些担心的。但是,他们真的每年都有变化,那天了解到他们最新的一些安排,真的是甚合吾意。好像是漫漫的寻找,几乎绝望地一再降低自己的要求之后,竟然意外地找到了最满意的结果。我之后的几天都很快乐。我总是忍不住地去想象大雪在那样一个班级里的状况,陶醉之余,又担心今年的招生竞争、面试之类的事情。当然,可能我最近是乐观情绪占主导,还是陶醉比较多。但我正在看《当下的力量》,我知道这种陶醉并不是很好的事情,这是快乐,因物而喜的快乐,我可以感觉到,当我陶醉于快乐的时候,内心是浮躁的,就像快乐总会和失去快乐(招生问题)的担心紧紧相随。即便没有担心,这快乐也给我一种蒙昧狭隘的感觉(呵呵,我尽量借助词语表达我的感受,可惜感觉是很难准确表达的),就是我必须专注地想这一件事,才能让自己保持快乐。好像如果我放开这件事,快乐也就将离去似的。所以,我必须和当下的生活隔离。

我决定按照《当下的力量》所说,叫停自己的思想,尝试与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联结。这件事并不容易,狭隘的快乐让我上瘾。但我一再地尝试,还是偶有成功。当我完全放开,什么也不想的刹那,我忽然体会到喜悦,一种深深的宁静,一种天然的喜悦。这时,再看幼儿园的事情,觉得有些可笑: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吧。我忽然感觉到一种臣服,以前我一直以为,只有当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无可更改地发生之后需要臣服,那一刻我忽然发现,我们满心盼望的事情无可更改地发生之后,其实也需要臣服。臣服,就是解放自己的心力,这个问题你已经解决了,就不必为它再欣喜兴奋,长久流连,徒耗精力了,那样必然会浮躁,内心无法安宁。所以,我臣服于已发生的所有事情,然后从内心放开我的快乐,于是,喜悦来临。宁静带着力量来临了,我觉得自己很清晰,我可以很果决地处理生活中临时出现的状况。昨天保姆出问题,临时辞退,居然都没有给我造成好大的困扰,我自己都有些奇怪自己的镇定。我想,如果我一直沉浸在幼儿园咨询会的快乐中,保姆事件单单要把我从那种完全沉浸的快乐中拉出来,可能已经令我很沮丧了。我是否能立刻放下陶醉、面对保姆的事情,并保持满心喜悦?不敢想象!要知道我以前经常跟人叨叨,换一次保姆白好多头发,有孩子以来我最愁的就是换保姆,我今天忽然想到,可能只是我那时还没有发现内心的财富而已。发现了内心的财富,可能,世上真的再也找不到烦愁事。

~+~+~+~+~+~+~+~+~+~+~+~+~+~+~+~
失去与拥有

有位企业家在商场上有著惊人的成就。当他在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有一天陪同他的父亲,到一家高贵的餐厅用餐,现场有一位琴艺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为大家演奏。

这位企业家在聆赏之余,想起当年自己也曾学过琴,而且几乎为之疯狂,便对他父亲说:「如果我从前好好学琴的话,现在也许就会在这儿演奏了。

「是呀,孩子,」他父亲回答,「不过那样的话,你现在就不会在这儿用餐了。」


我们常为失去的机会或成就而嗟叹,但往往忘了为现在所拥有的感恩。

~+~+~+~+~+~+~+~+~+~+~+~+~+~+~+~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作为一名学生,一生可能要面对无数次的考试,作为学生,谁没有过情绪低落?谁没有过焦虑失眠?谁没有过惆怅郁闷?确实,如何恰当地、适时地化解这些不良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保持平和的心境,以便更斗志昂扬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是我们许多人都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我想起了这么一个故事:1965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十分得意,因为他远远领先对手,只要再得几分便可登上冠军的宝座了。然而,正当他全力以赴拿下比赛时,发生了令他意料不到的小事:一只苍蝇落在台球上。这时的路易斯本没在意,一挥手赶走苍蝇,俯下身准备击球。可当他的目光落到主球上,这只可恶的苍蝇又落到了主球上。在观众的笑声中,路易斯又去赶苍蝇,情绪也受到了影响。然而,这只苍蝇好像故意要和他作对,他一回到台盘,它也跟着飞了回来,惹得在场的观众开怀大笑。路易斯的情绪恶劣到了极点,终于失去了冷静和理智,愤怒地用球杆去击打苍蝇,不小心球杆碰动台球,被裁判判为击球,从而失去了一轮机会。本以为败局已定的竞争对手约翰·迪瑞见状勇气大增,信心十足,最终赶上并超过路易斯,夺得了冠军。路易斯沮丧地离开后,第二天早上,有人在河里发现了他的尸体。他投水自杀了。 可以说,路易斯并不是没有能力拿世界冠军,可眼看金光闪闪的奖杯就要到手时,他却暴露出了心理方面的致命弱点:对待影响自己情绪的小事不够冷静和理智,不能用意志来控制自己,最终失掉了冠军甚至生命。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增强自制能力,用理智的“闸门”控制住情绪的“洪水”呢?这需要我们加强心理品质修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通过自我暗示,可以控制不良情绪的产生。例如当我们进入考场感到紧张时,可以反复提醒自己:“沉住气,别紧张,会考好的。”这样,紧张的情绪就会松弛下来;当与同学争吵,想动手打人时,也可反复提醒自己:“千万别发怒,要冷静。”这样,就可以遏制情绪冲动,避免不良后果。  

有一位澳大利亚小姑娘,在参加世界少年游泳比赛之前,接受了新闻记者的采访。当记者问她有什么感觉,她平静地回答说:“我有一个感觉,今天将要出现一项新的世界纪录。”乐观自信的自我暗示,使她这一天连续创造了女子100米和2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当时,她才14岁,到16岁时,她保持着5项世界纪录。

第二,学会自我激励,这是用理智控制情绪的一种好方式。自我激励是一种精神动力,一个人在困难和逆境面前,如果能够有效进行自我激励,就能从不良情绪中振作起来。例如“爱拼才会赢”,“人生在于奋斗”,“考试内容我都复习到了,只是冷静和技巧的问题”;“我已尽了我最大的努力,相信我能行”,“尽最大的努力,作最坏的打算”等等。

第三,通过心理换位的方法来克制情绪。心理换位,即站到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与他人互换角色、位置。俗话说:“将心比心。”通过心理换位,充当别人的角色,来体会别人的情绪与思想,这样就有利于防止不良情绪的产生及消除已产生的不良情绪。

例如当家长或老师批评自己后,如果心里有气,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家长或老师会怎样做呢?这样,往往就能理解家长、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心情也就会慢慢平静下来。当同学触犯自己时,我们也可以站在同学的角度想一想,可能就会觉得同学的行为情有可原。这样,不良情绪就会减弱,甚至烟消云散了。   

第四,学会用升华的方法来控制不良情绪的缠绕。所谓升华,也就是将消极的情绪与头脑中的一些闪光点联系起来,将痛苦、烦恼、忧愁等其他不良的情绪,转化为积极而有益的行动。例如,当我们考试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时,我们可能会情绪低落,但如果我们不甘心落后与失败,能振作精神,奋起直追,这样就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的行动了。  

西班牙伟大文学家塞万提斯一生遭受的挫折数不胜数。在他服役期间,他的左手受伤致残。他的情绪坏透了,但他不愿就这样被坏情绪主宰自己,了此一生。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在自己不幸遭遇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发挥,终于写出了享誉世界、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小说——《堂吉诃德》,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记得有一幅对联说得好:你无法改变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你无法控制别人,但能够掌握自己。横批:操之在我。  

愿我们每个人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去追求美好的人生!

~+~+~+~+~+~+~+~+~+~+~+~+~+~+~+~

星期四 - 心情测试

~+~+~+~+~+~+~+~+~+~+~+~+~+~+~+~
你是否容易招蜂惹蝶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喜欢的人会喜欢自己,不过有时候就是造化弄人,你不喜欢的人一大堆地跟着你四周,今天测验一下你苍蝇缠身的指数到底有多高?

如果你催眠自己是化妆品,你会希望自己是哪一种化妆品呢?

A、粉底

B、口红

C、腮红

D、睫毛膏

E、眉笔


解析:


选择 A :

选粉底的朋友是把异性都当哥们的人。苍蝇缠身指数55%:这类型的人在性格的特质上比较属于中性化,跟异性在一起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戒心,因此身边的其实都是朋友而已,并不是别人所谓的苍蝇。


选择 B :

选口红的朋友是爱招蜂引蝶的人,你没事通常乱电一通。苍蝇缠身指数80%:这类型的人常常会勾引到不同类型的异性,举手投足有一定的电力,但是自己又没有自信,因此常常会乱放电以测试自己的魅力。


选择 C :

选腮红的朋友是心地善良的人,你对苍蝇太客气、太不会拒绝。苍蝇缠身指数40%:这类型的人的性格特质属于心肠很软的,即使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都会很客气地跟他们聊天,不忍心拒绝对方。


选择 D :

本身就是发电机的你,魅力凡人无法抵挡。苍蝇缠身指数99%:这类型的人其实是很有自信心的,因此魅力就自然散发出来。


选择 E :

洁身自爱的你,会和苍蝇保持一定的距离。苍蝇缠身指数20%:这类型的人其实很独立自我,对于苍蝇是不会给任何机会的。

~+~+~+~+~+~+~+~+~+~+~+~+~+~+~+~

星期四 - 心情好新闻

~+~+~+~+~+~+~+~+~+~+~+~+~+~+~+~
美国研究 握情人的手 可减轻疼痛

怕痛的女性朋友请注意,美国研究发现,如果想要减轻身体痛楚、达成类似“麻醉”的效果,不妨在疼痛时,握住情人的手,或是盯着他的照片瞧,就可舒缓疼痛!

研究结果发现,人类遭受病痛折磨时,只要握住情人的手,或是拿着恋人的照片,或是在脑海里想你所爱的人,都可以达到舒缓疼痛的效果。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针对25名女性进行试验,给予她们温和的灼伤刺激,结果发现,当受测者握住男友的手时,比较不会感到疼痛,但若握的是陌生人的手,就无相同的“麻醉”效果。

研究还发现,即使受测者无法与情人做实际的肢体接触,只要看着照片,也能降低不适感。

~+~+~+~+~+~+~+~+~+~+~+~+~+~+~+~
快乐悲伤皆“有价” 经济学家创出精确公式

快乐与悲伤的情绪“有价可循”。据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创造的一套计算公式,结婚带给女性的快乐价值等同8726.25英镑,但对男性的价值达1万7675.68英镑。

英国媒体引述报导,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UniversityofTechnology)教授符特斯(PaulFrijters)自2001年起对1万名民众生命中的重大事件进行追踪,再比较他们在这些事件前后的快乐程度。

受访者被问到对生活满意的程度时,满分10分,多数受访者都给予8分,但在重大人生事件发生后,满意度改变,同时收入也跟着变动。

符特斯据此计算出诸如结婚、离婚及生病等事件的“现金价值”。

根据符特斯的报告,生子带给男性的快乐价值高达1万8236.39英镑,远高过女性的4866.77英镑。

如果不幸离婚,男性遭到的创伤也高过女性,男性平均损失6万1116.46英镑,女性则只有4977.08英镑。

失去摰爱的亲友,对男性的打击高达35万830.36英镑,远高于女性的7万3204.86英镑。

其它如生病、搬家等重要事件,符特斯的公式同样显示,男性受影响的程度都高于女性。

被问到为何男性在面临这些人生重要事件时,受影响的程度都高于女性?符特斯说,“我们了解,例如结婚对男性生命的改变,远超过对女性”。

他同时明确表示,金钱对快乐的影响力,比过去的认知来得更高。

~+~+~+~+~+~+~+~+~+~+~+~+~+~+~+~
汽車切一半!蒼蠅做宣傳 網路爆紅

网路上无奇不有,最近爆红的一段影片,主角是1/2辆轿车,为什么是1/2呢?原来车主突发奇想,把车子锯成两半,油箱也移到前座,这样竟然也能四处趴趴走;另一支影片是以法兰克福书展为背景,有书商担心没人光顾,请来200名工读生发传单,不过您一定想不到,这群工读生竟然是「苍蝇」!

最近网路最红的影片,就是它。 NHK主播:「嗯…这是怎么回事?咦!竟然能跑耶!」

原来这辆只有前半车身的轿车,就是风靡塞尔维亚的「半车」(Half Car)。 NHK主播:「哇!车头抬起来了,这样也能开?好厉害。」

疯狂又新奇的画面,引起全球网友热烈讨论。马其顿网友:「很棒的特技。」

加拿大网友:「哪里买得到?」

美国网友:「应该有人开着另一半,在后面跟着跑吧!」

还有热心网友,教你怎么做「半车」,只要一把电锯就可以。加拿大网友:「分解完成!」

主播:「油箱在副驾驶座,连油箱都拔出来啦?」NHK记者:「没错。」

只要在半车后方加一个轮胎,就大功告成,怪异造型,连狗狗都忍不住追着跑,不过开过的网友都说,开起来虽然有趣,却也容易翻车,危险性很高,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另一支影片主角,虽然没什么危险性,却可能不太受欢迎。 NHK主播:「啊!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飞?」记者:「是的,它就是…这个,苍蝇!」

原来上个月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书展,有超过7千家出版社参展,规模较小的业者,深怕被埋没,请来苍蝇当工读生,身上绑张小广告,飞来飞去做宣传。 NHK记者:「会场大约有200只苍蝇。」主播:「啊!这么多!」

不过这一招虽然新鲜,反应却是两极。法国网友:「(苍蝇)是最佳宣传大使。」

巴西网友:「太低级了!我觉得超恶心。」

德国网友:「这些苍蝇应该要领薪水。」

苍蝇工读生的卖力演出,虽然被嫌恶心,却在网站上引爆70万次点阅,书展结束,还能做宣传,也证明业者的奇招,果然够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