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可能说了很多话,也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话。。。
今天你可能做了很多事,可是想做的不是这些事。。。
到了夜晚,你还想听什么,做什么?
CVC中文广播电台,星期一到五,晚上八点到十点,聆听夜语
于玲听你说说话、聊心事。。。

2009年2月16日

星期一 - 心情测试

~+~+~+~+~+~+~+~+~+~+~+~+~+~+~+~
调闹钟看个性

周末,可以好好的赖一下床。但是假如你必需在七点钟出门,非转闹钟把自己叫醒不可。

从你起床到准备出门只需10分钟,那你会把闹钟设定在几点几分呢?

A、六点。闹钟响了会把它关掉,再眯十五分钟左右。

B、六点三十分。闹钟一响就起来,但会赖在床上十分钟左右。

C、六点四十分,闹钟一响,马上起床。

D、七点,不赖床。

E、不调闹钟,自然会在时间内醒过来。


解析:


选择 A :

你因为怕自己迟到,所以想提早起床。
可是,你会把闹钟关掉继续半梦半醒。
这种方式反而更容易过头,理论上是相当不智的。
由此判断你的个性十分斯文,做事慢慢地,不是善於利用时间的人。
有点慢郎中的顷向。


选择 B :

你的个性很沉稳,做事不会毛毛躁躁,也不会拖泥带水,适应还境的能力很强。
赖床的时间恰到好处,能与现代的都市生活的节奏互相配合。


选择 C :

你蛮能掌握时间,行动力极强,自我要求也很高。
不服输的性格,显露於表。
但若有突发状况出现,你会乱了脚步,有点会不知所措。
偶而还会有情绪失控情况出现。


选择 D :

你的个性很强烈,以自我为中心,有点刁蛮任性。
明知到不能迟到,但还是不想早到。
若是心情不爽,就算约定的事,也会放人家鸽子,是个标准的迟到大王。
要小心!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里,你如果太自以为中心,
对自己的欲望不加以约束的话,不但不受人欢迎,还会被社会淘汰。


选择 E :

你有古人守时守份,早睡早起的优良血统,绝对可以准时赴约。
这良好的习惯,是从日常生活中培养起来的。
由此可知,你是个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个标准的有为有守的标准好人。

~+~+~+~+~+~+~+~+~+~+~+~+~+~+~+~

星期一 - 心情好新闻

~+~+~+~+~+~+~+~+~+~+~+~+~+~+~+~
“你的24小时用在哪儿了

你每天的24小时都花在哪了?日前,国家统计局进行了一项2008年时间利用调查,研究者共调查了37142名15岁-74岁的家庭成员。要求调查对象按每10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记录一天24小时的主要活动、次要活动等。

调查显示,一天24小时当中,调查对象平均的个人活动时间占了五成,包括睡觉、小憩、餐饮、个人卫生等活动,共计11小时40分钟,占一天时间的49%。其中睡觉8小时5分钟,小憩休息56分钟,餐饮活动1小时40分钟,个人卫生活动46分钟。

如果把睡觉和小憩时间加在一起,我国居民睡眠时间已超过9个小时。与日本、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等9个国家相比,我国是睡眠唯一超过9小时的国家。这其中,日本人睡觉时间最短,女性为7小时51分钟,男性为8小时1 分钟。事实上,我国居民晚间睡眠时间与其他国家差异不大,但平均每天中午1小时左右的休息,使得我国人均睡眠休息时间多于其他国家。

调查还显示,在24小时中,人们平均用于有酬劳动的时间为5小时11分钟,占一天时间的22%,用于无酬劳动的时间为2小时43分钟,占一天时间的11%。无酬劳动,简言之就是干活但不挣钱的劳动,例如做饭和餐后清理、打扫卫生、洗 衣服、购物等。其中,男人每天从事有酬劳动的时间为6小时,女性为4小时23分,比男性少了1小时37分钟。男人挣钱干活的时间无疑超出了女人。但在 酬劳动方面,男性每天仅用1小时30分钟,而女性所花时间多达3小时54分,比男性足足多了2小时24分钟,是男性的2.6倍。

除了睡觉、劳动,休闲娱乐当然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调查显示,看电视是国人参与率最高的休闲活动。居民平均的休闲时间为3小时52分钟,占一天时间的16%。其中看电视2小时6分钟,健身锻炼与社会交往各23分钟,业余爱好和游戏消遣22分钟,上网14分钟,阅读书报刊11分钟。无疑,电视依然是大部分人的休闲工具,男女的参与率高达87%和86%;而晚上7∶00-10∶00是看电视的集中时间,在8∶50时看电视的人最多,占48.8%。

另外,男性读书、上网、打牌的时间也明显多于女性,比如,男性阅读时间为14分钟,女性为9分钟,上网的时间为19分钟,女性则为9分钟。

~+~+~+~+~+~+~+~+~+~+~+~+~+~+~+~
“老人节后重陷“空巢”变“忧郁”

新华网杭州2月12日专电(王彬彬)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尤其那些长年独居的“空巢老人”,更企盼过春节时全家团聚。但团聚毕竟是短暂的,节日一 过完儿女们纷纷离去,使得一些老人情绪上由企盼、喜悦转为失落、寂寞,孤 独感倍增。

家住杭州城东的一位年过八旬的独居老教师,子女都是事业型的,总有忙不完的事情,老人在年三十、初一、初二和子女们一起热闹了几天后,又变成“孤 家寡人”一个。于是她不辞辛劳地天天一个人从城东搭公交到城西的学生家里 串门,老人说,她就是喜欢呆在学生家,喜欢别人家里客来客往的热闹,宝宝哭哭笑笑的声音,就算不讲话,坐着看看也好。

近日到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科就诊的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自诉其开开心心地过了个团圆年,一切看似都很正常,但在儿女归家之前,突然开始变得焦虑、暴躁、易怒、精神恍惚,情绪相当不稳定。这家医院的老年科主任陈斌华分析:“这是典型的因为空虚寂寞而表现出的抑郁。”

陈斌华说,节日的热闹到节后的冷清,强烈的落差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心理上的丧失感,从而出现情绪不稳、身体不适等症状,这些都是轻度忧郁症的表现。他说,老年人要适当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生活,合理安排好亲人走后的生活,恢复以前的爱好和活动。

陈斌华建议老年人要“走出去”,寻找新的生活乐趣,要有自己的社交圈,比如上老年大学或到老年活动中心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平日多和老伙伴聚聚聊聊,有助于排遣生活的无聊和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