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研究:午睡有助提高学习能力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午睡不仅有助消除疲劳,还有利于人们在下午提高学习能力。
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沃克的研究显示,中午或许是大脑学习能力减退的时段,但午睡可能有助于清理大脑的记忆区,腾出空间来储存新的信息。
研究人员招募39名青年,把他们分成两组,在中午小睡90分钟的其中20名志愿者,在睡醒后参加认知测试,得分平均提高了10%;没有午睡的其余测试者的得分降低10%。
~+~+~+~+~+~+~+~+~+~+~+~+~+~+~+~
最新科学研究显示 74岁最快乐
古人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美国与德国科学家对21,000名英国人进行定期访问发现,在青少年时期至40岁时,人们的快乐感会逐渐下降,然后持平,直到46岁时才开始上升,并在74岁达到高峰。
调查人员让受访者为自己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作出评分,满分是7分。青少年的快乐程度平均为5.5分;40岁人士平均为5分;74岁人士则最高,达5.9分。
研究报告指出,老年人较快乐,可能与他们更懂得欣赏生活有关。相较于承受养家、买房、为事业打拼压力的20多岁和30多岁年轻人,年长者责任较少、经济负担较轻,也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
~+~+~+~+~+~+~+~+~+~+~+~+~+~+~+~
美国研究:人类下意识想要分享财富
今天公布的罕见研究显示,人类可能有自私的基因,但是在分享财富等美好事物的同时也会有满足感。
科学家宣称,他们已经通过医疗级的3-D扫描仪,首度发现助人与自助两者都会使脑部相同地区更加活跃的证据。
位于加州巴沙迪纳(Pasadena)的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的4名科学家,在欧杜赫蒂(John O'Doherty)领导下,为20对男性自愿者进行实验,通过核磁共振图象摄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观察他们的脑部运作。
研究人员特别观察对脑部的两个区域─大脑正中前额叶皮层(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和中央纹状体(central striatum),这两处负责处理诸如食物、金钱和悦耳音乐等「愉悦奖励」。
实验开端时,每一对志愿者都会拿到30美元,然后抽签决定这两人当中哪个人可以获得50美元红利。另外一人一毛钱也拿不到。
另外,科学家又公开给这两个参与者不同数目的金钱。
如果两人当中「比较穷」的那个人拿到比较多的钱,他脑部上述两个观察区会亮起来,如同预期。
但令人吃惊的是,那个「较有钱」的另一人乍看他的贫穷同伴突然拿到一大笔钱的时候,脑部也有反应。
参与这项研究的经济学家卡默勒(Colin Camerer)说,一开端较富有的那个人对另一人拿到更多钱的「愉悦奖励」反应比较强烈。
即使是那个较富有的人嘴巴上说他们想拿到更多钱,但是MRI读出来的数据显示情况刚好相反。
欧杜赫蒂说,这显然特别强调一个现象,连人类基本的脑部奖励结构都不全然是利己的。
他说,对于既存「不公平不利社会」(inequality- adverse)的偏好,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神经生物学上直接的证据。
研究人员也说,当前仍不清楚到底脑部这种「分享与交流」反应是天生的或后天学来的。
卡默勒说,我们认为,对那些一开端就比较富有的人而言,看到另一个人也拿到钱可以降低他们对自己拿比较多钱的罪恶感。
这个研究也承认有其极限。他们仅对美国男性进行实验,无法帮助不同文化是否也是如此,也不包含女性在内。
研究属性刊登于英国科学期刊「自然」(Nature)。
~+~+~+~+~+~+~+~+~+~+~+~+~+~+~+~
英国患绝症老教授开“临终博客”
据新华社电 英国老教授马克·凯托患上绝症后在网上开博客,记录下告别人世前生活的点点滴滴,希望鼓舞世人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不到9个月,他的博客就吸引了全世界20余万网民关注。
凯托教授现年75岁,是一名法学教授,曾在多所大学任教。2008年3月,他在健身时发现右臂虚弱无力,后经医生诊断,他患上由运动神经元疾病引发的肌肉萎缩症。在英国,每10万人中有7人罹患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在14个月内的死亡率为50%,生命至多能维持2年至5年。
2009年6月,凯托在网络上开设个人博客,起名“渴望活着”,旨在告诉其他有同样遭遇的人们:生活还要继续。
凯托目前仍能走路、工作甚至旅行,他形容双手曾“比鱼鳍还要灵活”,但眼下受病情影响已无法正常打字,不得不通过麦克风用语音输入法来写日志。
凯托21岁就成为一名仲裁员,先后在澳大利亚和阿拉伯国家工作。他曾于1972年获得首个“大富翁”游戏棋世界锦标赛冠军。
凯托先后在英国和中国讲授仲裁和纠纷解决达25年,出版过4本著作。2002年,他在中国山东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来源:广州日报)
~+~+~+~+~+~+~+~+~+~+~+~+~+~+~+~
“沙律酱”或能救Venice
(伦敦 LONDON):英国建筑师建议在意大利“水乡”威尼斯(Venice)水里投放“智慧沙律酱”(smart salad dressing),以解救这座面临被海水淹没危机的水上城市。
所谓“沙律酱”其实不是真的食用沙律酱,而是类似橄榄油、经过化学改良的油。
伦敦大学学院(UCL)建筑师Rachel Armstrong说,根据原始细胞(protocell)原理,改良油珠会与水中的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发生化学作用,从而产生一种类似石灰岩(limestone)的固体物质。如果能将油珠导向建筑地基部位,形成的人造石灰岩将能协助分担建筑的重量,并减缓或阻止建筑继续往水里沉。
这项试验性科技是结合各行各业人士、以开发拯救威尼斯的新技术为宗旨的“Future Venice”计划下的点子之一。
建筑师指出,投放“沙律酱”的做法,可取代当局在威尼斯周边安装钢铁水闸,以控制潮汐活动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