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可能说了很多话,也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话。。。
今天你可能做了很多事,可是想做的不是这些事。。。
到了夜晚,你还想听什么,做什么?
CVC中文广播电台,星期一到五,晚上八点到十点,聆听夜语
于玲听你说说话、聊心事。。。

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 心情小故事

~+~+~+~+~+~+~+~+~+~+~+~+~+~+~+~
况且

老师让小明用“况且”造句,小明写道“一列火车开过来,况且况且况且......”

老师看后晕倒....

~+~+~+~+~+~+~+~+~+~+~+~+~+~+~+~
“这是我的屁股!”

一老太太拄着拐杖上了公共汽车,坐司机后面。当汽车过了几站,又靠站停下时,老太太用拐杖戳司机的臀部,着急地问:“这是什么地方?”

司机生气的答道:“这是我的屁股!”

~+~+~+~+~+~+~+~+~+~+~+~+~+~+~+~

星期四 - 心情好新闻

~+~+~+~+~+~+~+~+~+~+~+~+~+~+~+~
科学家解密"第六感":直觉反映可靠记忆

曾几何时,人们一直把直觉,也就是所谓“第六感”带来的成功视为“侥幸”,但是人们也许不知道:直觉也许反映了可靠记忆。

“埃文斯顿,病了”———这是你能感觉到的,你确定你能下结论,但这仅仅是一种“侥幸猜中”。但是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提供了准确的电生理学证据,证明以上结论有时并不只是猜测。

这项研究利用最新的“读脑”技术研究那些不能有意识获取的记忆的惊人准确性。在一项特殊的识别测试中,猜测跟调查参加者有意识记住的一样或者更准确。“即使在日常情况下,我们也可能知晓的比我们想象得多。”西北大学心理学 教授肯·帕勒说,潜意识记忆发挥着作用,例如,识记罪犯和考试正确答案,或者在一大堆消费品中选择是由在潜意识层面非常活跃的记忆决定的。

这项研究把“侥幸猜中”同可靠记忆联系起来,建议人们要接受多种类型的知识 。

在记忆测试的第一阶段,参与者们会在电脑屏幕上看到许多缤纷变幻的图案。参与者们尝试着全神贯注记住一半图案。他们在看图片的时候,会听到一些号码,例如3、8、4,他们必须记住这些号码并且判断其奇偶,然后回答下一题。每一题都会听到一个新数字,他们需要按键完成奇偶判断任务。也就是说,他们在试图记住一半图案的同时,被另外的任务极大地分心。

一会儿之后,他们观看一组组相似的图案来进行识记测试。“很明显的,参与者们能更准确的挑选出老图案,但观看这些老图案时是分心的而非全神贯注的。”帕勒说。“同样的,如果叫他们猜,他们会更准确。”

在记忆力测试中,分散注意力通常使记忆不佳。“但是我们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注意力被分散,视觉系统仍能很好的储存信息。”帕勒说。

当隐性识记发生时,脑波明显不同于有意识识记时的脑波。当参与者看到一幅老图片时,一种独特的隐性识记信号就被观测到。

这项发现包括记忆效应和脑波效应。“这种独特的结果表明,当人们记忆时,他们能比他们以为的知道更多。”帕勒说。

这项研究基于一项认为健忘症患者拥有强大的隐性记忆的研究。

研究人员建议不应该只依赖于有意识的记忆,帕勒总结说:“我们也必须培养自己的直觉天性和创造性。直觉也许一直对于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甚至包括一些大问题,如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案。”

~+~+~+~+~+~+~+~+~+~+~+~+~+~+~+~
美9岁白血病女孩与7岁病友举行“临终婚礼”

人民网四川视窗2月25日讯 美国一名罹患癌症的9岁女孩加伊娜·库帕虽然行将告别人世,但是她完成了最后的心愿———和自己的病友、一名7岁的男孩结婚。二人随后模仿大人一般去度蜜月,演绎了一个让人心酸而又温馨的故事。

临终前最后一个心愿

据媒体24日报道,现年9岁的美国女孩加伊娜·库帕患有白血病,医生日前宣布她只能再活几个星期。

得知这一消息后,加伊娜向家人提出了最后一个心愿———与她最要好的病友、7 岁男孩乔斯·格里戈斯“结婚”。据悉,加伊娜的“心上人”乔斯已基本康复,但加伊娜却将撒手人寰。

乔斯的父亲劳伦斯称,在乔斯与白血病斗争的过程中,加伊娜给了他极大的帮助,他说:“得了白血病之后,乔斯变得孤僻而郁郁寡欢。但自从认识了加伊娜,他变得更加快乐开心,而且对医院里一切更加适应了。是加伊娜改变了乔 斯,我们对她充满了感激。”

在加伊娜的一再坚持下,她的父母开始为女儿筹办“婚礼”。

她的母亲丽莎说:“她才只有9岁,我能做的就是满足她的一切要求,因为我不知道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什么。我带着试探的心情将女儿的愿望告诉了乔斯。尽管乔斯只有7岁,但他却非常懂事地答应做加伊娜的‘新郎’。”

一身白纱走上红地毯

这场特殊的“婚礼”在2月22日星期天正式举行。当天,婚礼大厅内到处都是鲜花,摆满了各种新婚贺礼。

“新娘”加伊娜穿上了洁白的婚纱,而“新郎”乔斯则穿着一身定制的黑色礼服,并特意在胸前别上了一朵红玫瑰。

婚礼仪式开始后,加伊娜在父亲的陪伴下走过红地毯。随后,在牧师的指引下,乔斯与加伊娜共同宣读结婚誓词,互相交换婚戒。

随后,乔斯与加伊娜共同跳了第一支舞。

加伊娜的父亲说:“陪着女儿走上红地毯时,我内心难受极了。生命是如此残酷。现在她还是一个美丽的新娘,但却即将在数周后死去。这是一个你永远不愿经历、或者想象的场景。”

婚礼上“新娘”很开心

婚礼结束后,加伊娜显得快乐极了。

在接受采访时,加伊娜显然对她的“新郎”充满爱意,她说:“他非常可爱,我很爱他。这场婚礼对我非常重要,而我在婚礼上玩得非常开心。我和爸爸、乔斯还有我的奶奶都跳了舞。”

乔斯的母亲查拉说:“如今乔斯已快要康复,他希望加伊娜也是如此。虽然乔斯还是个小孩子,但他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他明白加伊娜即将死去。他才7岁,却必须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

据悉,目前双方父母已经带着加伊娜和乔斯前往旅游胜地度蜜月。

加伊娜的母亲丽莎表示,这场象征性的婚礼是为了庆祝加伊娜和乔斯之间的友谊,现在女儿终于可以毫无遗憾地含笑离世了。

她说:“我们从没想过在女儿9岁时举行婚礼。但她让我们所有人明白,如何去爱并保持坚强。我很高兴,但同时我也很悲伤,因为我知道我的孩子即将去天堂,和上帝在一起。”


~+~+~+~+~+~+~+~+~+~+~+~+~+~+~+~
复旦大学开"恋爱课" 女白领花大钱学"爱"

一个剧本是这样的:恋爱中的女子因男友私设“小金库”闹不开心,女性特有的“小心眼”让一桩小事发展得不可收拾。“没错,就是这样的!”一名学员看着台上的“自己”,认同地说道,“以前知道(这么做)不对,可就是说不出来,现在 一看就明白了”。

外籍教师讲“洋恋爱经”

学院还经常请外籍教师来授课。这些老外都能讲一口熟练的汉语,和国内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相比,外籍老师更倾向于走进学员当中,用他们特有的风趣讲述学员们从没听过的“洋爱情”,把外国情侣在遇到矛盾时会如何处理讲给学员们听。恋爱课在国内是新鲜事,在日本则是年轻女性的必修课,这回请来的日本老师积累了多年的经验,讲起课来既生动又含深刻道理。

各取所需学会爱对方

金融危机给白领带来了不少压力,受其影响,恋人之间的小矛盾很容易激化。对此,恋爱课有针对性地教授女白领们各种小技巧,帮助她们化解矛盾。这些技巧包括,如何抑制女性特有的消费冲动;过两人世界时该如何开源节流等。这些问题都源自日常生活,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学员们反映,无论是没对象的还是有家室的主妇,在课堂上都能各取所需。没对象的可以学习如何与异性沟通,有对象的教你如何维护彼此的感情,已经成家的可以学习如何更好地面对家庭矛盾。而通过课外交流,学员们还能分享到一些应对情感纠纷的小技巧,也算是恋爱课的一项“增值产品”。一位女白领说,多为“他”考虑,是她最深的体会。

~+~+~+~+~+~+~+~+~+~+~+~+~+~+~+~
银行、电信公司、信用卡公司与电子收费公司合作 手机明年可成为“电子钱包”

我国主要银行、电信公司、信用卡公司和电子收费系统公司已同意共同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让手机成为更全面的“电子钱包”。

在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推动下,这个全面“手机钱包”框架将在明年推出。预计在2011年之前,如果出门忘了带钱包,你不仅可以用手机支付车资、买戏票,如果有需要向人借点零钱,只要拿出你的手机,在对方的手机前晃一 晃,就能直接把钱拿过来。

我国的电信公司在一年多前已经对NFC科技的“手机钱包”进行多方面的测试, 它们在2007年年底与易通公司(Ez-link)和星网电子付款公司(NETS)携手展开测试,让用户使用具备NFC功能的手机,缴付巴士和地铁车资或在零售商 店购物。

过去测试的范围主要是“预付费”服务,用户得先为手机储值,才能把手机当成电子钱包。这样的电子钱包功能并不完善。

为了让新加坡更朝“无现金社会”迈进,资信局去年1月召集了第一通、新电信、星和、星展银行、华侨银行、大华银行、BCS Information Systems、Ez-link、NETS、万事达信用卡和威士信用卡等11家公司进行圆桌会议,探讨以 NFC为共同使用平台。财政部、金融管理局及陆路交通管理局也有代表参与会议。

资信局昨天发表的文告说,经过详细的咨询、探讨和研究,各机构已达成采用NFC科技的共识,同意让用户把信用卡、提款卡及其他付费卡的资料置入手机 中,在日常生活中以手机取代钱包。

有了银行和信用卡公司的加入,“手机钱包”具备了信用卡和提款卡功能,往后出门购物,只需拿着手机在终端机前晃一晃,就能签信用卡。需要现款的时候 ,只要把手机拿到提款机前,输入个人密码,就能从自己的户头中提取现款。

在新的合作框架下,银行和电信公司之间将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公司,负责协调手机钱包服务和收费机制。

对用户来说,一台手机里可以储存多张信用卡或提款卡资料,但在付费时,终端机只会从一张卡中扣除费用,而用户可从手机屏幕中选择用哪一张卡付款。

万一遗失了手机,手机用户只需要向这家独立公司报失,就能中断所有的电子钱包服务。

NFC科技给一般公众提供的是免现金的便利,对商家来说,它是一个可以无限伸展的共同平台。参与这个平台的商家,可以接触到彼此的顾客群,扩大自己的市场覆盖面。

资信局所做的调查发现,全面的“手机钱包”共用平台能创造出的市场比分化平台大七倍,预计“手机钱包”广泛使用后,这个平台在本地每年可以制造出6000万元的收益。

资信局在与各相关机构商讨后,预计明年将能指定一家各方都能信赖的独立公司,负责协调NFC电子钱包的运作。到了2011年,出门在外只要有一台NFC功能的手机,就不需要担心忘了带钱包了。

什么是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它允许不同的器材之间进行通信,主要使用在手机上。

具备NFC功能的手机装有一个感应器,它把手机变成一个免触碰卡。两台手机在交换资料的时候,距离必须在20公分以内。

目前我国市面上的手机一般并不具备NFC功能,随着NFC科技在全球普及,手机制造商下来将把它当成基本配置,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新手机将具备NFC功能。

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已着手使用或测试NFC科技,包括法国、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土耳其、意大利、台湾等。

“手机钱包”具备了信用卡和提款卡功能,往后出门购物,手机只需在终端机前晃一晃,就能签信用卡。需要现款时,只要把手机拿到提款机前,输入个人密码,就能提取现款。手机万一遗失了,用户只需报失,就能中断所有电子钱包 服务。

~+~+~+~+~+~+~+~+~+~+~+~+~+~+~+~
新浪网调查显示近9成网友反对拍卖圆明园兽首

昨天,北京民间艺人彭小平向记者展示精心制作的面人版鼠首和兔首。彭先生用自己的面人技艺专长“复制”国宝,希望借此来表达对法国佳士得公司拍 卖圆明园文物的愤慨。晨报记者蔡代征/摄

国家文物局昨天下午发表声明,表示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拍卖圆明园文物等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

国家文物局在声明中表示,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在战争中掠夺的大量中国文物,包括从圆明园掠夺并流失出境的众多珍贵文物,应当归还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拍卖圆明园文物等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认为这种行为有悖于相关国际公约的基本精神,将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和民族感情。历来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的法律框架和原则,依靠国际合作追索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此前,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曾于2月17日致函佳士得公司,正式表明强烈反对其拍卖圆明园文物的原则立场,并明确要求撤拍有关文物。

国家文物局还表示,近期,国内外有关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追索和促成圆明园文物回归中国的努力,反映了中国公众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呼声,希望有关当事人能够理解和尊重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关注此事的发展。

禁拍申请被驳回 各方努力未停止

律师团将争取拍卖流拍

审判结果:拍卖将继续进行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1时许,法国巴黎一家法院驳回了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对圆明园两件流失文物——兔首、鼠首提起的“禁拍令”申请请求,并赔偿两被告方各1000欧元。

法庭于北京时间前天傍晚对这一案件进行审理,整个过程持续了近2个小时。法官没有进行当庭宣判,而是在几小时后的北京时间昨天凌晨作出判决。法院认为,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对于本案没有直接请求权,它只能代表该协会,不能代表中国,也不能代表公众利益,其要求法国文化部干预,不属于该法庭审理范围。

诉讼焦点:原告资格受质疑

在庭审过程中,原告的主体资格问题一直是双方争论的主要焦点。佳士得公司和皮埃尔·贝尔热的律师认为,如果是对文物来源有疑问,那应该是中国政府或中国文物管理部门才能充当原告。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本身无资格代表文物所有人来进行诉讼,况且该协会也没有收到中国政府的委托。

其次,双方对文物的属性问题也存有争议。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的律师指出,由于兽首是连接在圆明园喷泉的水管上,因此按照法国民法应被视为不动产。而根据法国法律,不动产依其所在国(中国)法律处理。被告方律师援用法国和国际判例,说明即使之前是不动产的物品,但现在已脱离了载体,因此东西在哪里就应按哪里的法律办理。

最后,辩方律师还提出了诉讼时效问题。他称,有关文物问题的国际公约都规定了时效,而1860年发生的抢劫案到现在时效已过。

律师团:将采取措施让拍卖流拍

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的代理律师任晓红表示,根据法国法律,被告是两件兽首的合法占有人,因此原告方之前就充分估计到败诉的可能,之所以仍然坚持提出诉讼,是想表达一种姿态,希望引起欧洲民众对中国流失文物在欧洲现状的关注,促成对中国流失文物的妥善保管与收藏。

海外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的首席律师刘洋庭审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下一步中国律师团将争取采取措施,让这次拍卖流拍。如果流拍,中国的爱国人士或企业家就有机会通过私下交易以比较合理的价格购买到这两件国宝。他说,这跟回购不一样,是根据国际公约对善意持有人给予的补偿。如果不能流拍,将在拍卖后找到买家,重新提起诉讼。以形成共同侵权为由,将其与拍卖方,共同列为被告。

声音

近9成网友反对拍卖兽首
88.8% 反对,这是中国的文物,应当立即下达禁拍令。
8.8% 理解,这是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的正当拍卖,中国可以高价回购。
2.4% 不好说

数据来源:新浪网

揭秘

千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

文物专家杨静荣告诉记者,根据联合国公布的官方数字,目前有1000多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在海外。其中,有一部分是被八国联军抢走的,还有一些文物 是通过其他民间途径流失的。

杨静荣指出,在国外,好多博物馆都是抵制拍卖的,因此,拍卖市场上的文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有价值,也时常会有赝品出现。“据我了解,近年来,有一些假文物,专门就打着曾被八国联军掠走的幌子,然后流入了拍卖市场。”晨报记者 白明辉

背景

圆明园12生肖像石身铜头

在巴黎法院的庭审中,兽首是否为不动产一度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在惨遭“斩首”前,十二兽首在圆明园中到底是什么样呢?据了解,当年十二生肖铜像呈八字形盘坐排列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一个水池两边,被时人称为“水力钟” 。铜像为人身兽首,生肖铜像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铸造兽首所选用的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

~+~+~+~+~+~+~+~+~+~+~+~+~+~+~+~
手机短信“四宗罪” 常发短信智商下降10%

通讯手段日渐发达的今天,很多人早就忘记了如何写信,发短信、电子邮件和打电话等成了流行的联系方式。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指出,手机短信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沟通的同时,也会带来种种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

智商下降10%

英国科学家200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因发短信而分神的工作人员所损失的IQ(智商)要比抽大麻的人还多。

研究人员指出,人们在办公室里会不停地查看短信和电子邮件,难以集中注意力,从而降低工作效率,使他们感到疲惫不堪,睡意蒙目龙。

英国调查公司TNS Research对1100名英国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几乎2/3的人都会在办公时间或度假期间查看自己的手机短信,1/5的人会因回复短信而立即中断手头的商业或社交事务。

出乎研究人员意料的是,收发短信会对人的智商产生影响。在80例临床实验中,在工作中经常发短信的人IQ会降低10%,相当于一整天没有睡觉,而抽大麻后也只会下降4%左右。

拼写能力退化

2007年4月25日,爱尔兰教育部公布一份报告,指出本国青少年之所以拼写能力下降,主要原因是他们热衷发手机短信。

爱尔兰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测试约3.7万名15岁或16岁学生英文能力后完成了这份报告。教育部考试委员会说,短信通讯技术导致学生拙于拼写、语言生硬不连贯。报告说,当今青少年“过度依赖于短句、简单时态和有限词汇”。

爱尔兰是手机使用最普遍的国家之一。调查显示,大多数儿童12岁时已拥有手机,最热衷发短信,每周发短信超过250条。

而英国2008年4月一项对2500人进行的调查显示,2/3的受访者将不会拼写归咎于发送手机短信。

教育学家们相信,短信风靡带来的“短信语言”的流行正对正统的语法和书面语言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喜欢新事物,又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十分容易接受这种偷懒的语言,而不愿意坐下来一个个字母地拼写。

英国

发短信出车祸将受严惩

英国去年8月18日起实施一则新交通法规规定,如果司机开车时因发短信 、吃东西或补妆等行为分心,造成发生致死车祸,肇事司机将面临重罚。

新法规规定,法院将根据司机肇事时出现何种程度疏忽量刑,严重者将面临最高14年监禁。

美国

8州拟禁止开车发短信

2007年6月28日,美国纽约州一名17岁女生因为开车时收发短信酿成车祸惨案,她和车上4名乘客在车祸中全部丧生。

美国已经有四个州将开车时不用免提方式打电话列为非法行为。纽约州的这起交通惨剧,则为政府立法机构敲响了警钟,包括纽约州在内已经有8个州考虑立法来禁止开车时发短信的行为。

患上“短信综合征”

在手机一族特别是年轻人当中,不少人任何时候都手机不离手,有事没事就低头发短信,大拇指总在不停地运动,不时还对着手机屏幕傻笑。有人把这种迷恋手机短信的现象称为“短信综合征”,甚至还有人将之戏称为“大拇指强 迫症”。

专家表示,有“短信综合征”症状的人,时刻都要查询手机短信,一听到短 信提示音就兴奋起来,而且对他们来说关机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有专家指出,发短消息过多会得弹指综合征,大拇指会不由自主地弹动, 长时间低头发短消息也会压迫关节、韧带甚至损伤颈椎。从心理角度来说,只顾着发短信而不愿意和身边的人交流,情况严重的也是轻微强迫症。

面对面交流减少

英国Sheilas'Wheels公司2007年一项调查发现,英国不少女性每天与伴侣交谈的时间仅为10分钟,而多数人采用留便条的方式与对方沟通。

Sheilas' Wheels公司以850名女性为调查对象,研究她们每天与伴侣交流的时间和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女性表示由于工作繁忙,自己无暇与伴侣面对面交流,每天与伴侣交谈、诉说心事的时间仅有10分钟。其中,约20% 的被调查者说,自己通过发送短信与伴侣交流的次数多于面对面交流。

针对伴侣之间缺乏交流的现象,专家提醒说,这会严重影响两人的亲密关系。

英国另外一项调查显示,约七分之一失恋者通过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收到这份简明版“分手通知”。

这份调查由知名价格比较网站“财富超市”完成。调查对象为2194名年龄在18岁至24岁的失恋者。其中15%的受访者说,他们收到对象发来的短信或电邮,得知恋情正式告吹。有专家认为,用这些现代电子通讯方式通知分手,而不是打电话或直接见面,多少显得缺乏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