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貌投资 姿本增值
经济低迷的阴霾还未消散,务实的投资者忙不迭地转向相对较保险的艺术品;格子间里的“张小盒”们人人自危:下一个被裁的会是我吗?于是乎大家捂紧荷包,发肤和心情一起黯淡。到底该如何自救?事实上,那些让老古董们觉得不能当饭吃的美妆品,正是扭转颓态的法宝。能否杀出重围?你不曾重视的“容貌资本”很可能是关键时刻的破冰利器。
容貌差异将薪水拉开15%的差距
精心打扮,让自己更加赏心悦目,非但不肤浅,还是一件相当实用的事情 。
去年,智联招聘进行了一项调查:“女性在职场最重要的资本是什么?”百万网友踊跃投票。结果,高达40%的网友选择了能力,之后依次为容貌33%、关系14%、学历8%、金钱和职位各占1%。哇塞!估且不论众望所归的“能力”,最意外的是,“容貌”居然以33%的高票打败了在中国最为看重的“关系”和“学历” !
同样有趣的是,最近播出的《全纪实》介绍了英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在学历等其他条件均等面前,外貌和气质好的人更容易获得机会和高薪,他们之间的收入竟然可以拉开15%的差距!
看来,精心打扮,让自己更加赏心悦目,非但不肤浅,还是一件相当实用的事情。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金融海啸一登陆,就有大批华尔街男人涌进理发店。在能力、学历难以差别化的形势面前,那好,我就改头换面,让自己看起来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严峻形势下,BOSS至少会对看上去依然保持积极状态的人手下留情。
那么,你是不是能从中得到一点儿启发?与其坐在格子间里惴惴不安,不如想办法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儿,精神一点儿吧!增加魅力筹码,无形中也会给竞争者施压:她一定是胜券在握才如此自信从容。老板抬头时也会眼前一亮!
~+~+~+~+~+~+~+~+~+~+~+~+~+~+~+~
马英九好奇大熊猫如何睡觉 打电话问动物园长
2月14日,“团团”“圆圆”在户外游玩。 当日,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首次户外公开亮相。“团团”“圆圆”于2008年12月来到台北市立动物园,并在2009 年1月26日正式与台湾民众见面。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大熊猫到底怎么睡觉,是睡在树上吗?连马英九都想知道。台北市立动物园园长叶杰生昨天说,大熊猫就跟小孩一样,躺着、趴着,什么睡姿都有;他有次接到马英九电话,只是为了询问“大熊猫怎么睡” 。
叶杰生说,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到台后,他送大陆人员到机场,回家途中
突然接到马英九的电话,他赶紧将车停在路边。马英九先询问大熊猫熟悉新环境的状况,突然好奇地问:“大熊猫怎么睡,是睡在树上吗?”
叶杰生说,不止马英九,很多人都好奇大熊猫怎么睡,其实大熊猫躺着、趴着、抱着树干都能睡;有大熊猫在大太阳底下仰着睡,但因太阳太大,还用 一只手遮阳,照样睡得很香甜。
现在因为雌性大熊猫“圆圆”在发情,只好跟雄性大熊猫“团团”先分房。叶 杰生说,“团团、圆圆”的感情,好到令人咋舌。两只都是“处女座”,而且只差一天出生,才刚分房不久,“团团”每天就跑到窗口引颈企盼,找寻“圆圆”的倩影。
~+~+~+~+~+~+~+~+~+~+~+~+~+~+~+~
肠胃病专家给胃“平反”:睡前吃东西不会发胖
吃某种食物会胀气,睡前吃东西会发胖……所有这一切,人们往往认为是胃惹的祸,事实未必如此。日前,据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报道,几位肠胃病专家对几大误区做了更正,给胃“平反”。
食物在胃里消化。
人们通常认为,胃会将食物搅拌、碾碎,大部分消化过程发生在那里。其实,食物并不是按吃进去的顺序而消化,它们经胃搅拌后,直接进入小肠。
少吃东西能让胃变小。
一般来说,一个人成年以后,胃的大小基本上就不会变了。不过,少吃东西虽然不能令胃缩小,却能重新设置“食欲调节器”,这样你就不会觉得那么饿了。
瘦人比胖人胃小。
胃的大小与体重无关。天生的“瘦猴”与胖人相比,胃可能一样大,甚至更大。
吃非水溶性食物(如高纤维谷类)容易胀气。
实际上,水溶性纤维(如草莓、苹果、豆类)更易导致腹胀,这其实是负责消化水溶性纤维的肠菌群在“作祟”,而非水溶性纤维根本不能消化,只能穿肠而过,既然未曾与肠菌丛发生交互作用,也就谈不上形成肠道气体了。
胃酸和体重无关。
这两者之间是有关系的。只要能让腹部脂肪减少一公斤,你的胃就会感觉舒服不少。怀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胎儿的成长以及对内脏器官的挤压,胃痛的次数随之增多。只要孩子一降生,压力就减少了,胃痛自然也就缓解了。
睡觉前吃东西会发胖。
人们的固有观念认为,在某一时间摄入的食物总量与消耗热量的比例,最终决定是否会增加体重。其实,这个想法并不具有科学性。睡觉前吃东西并不会变胖,只是更难以消化,会产生腹胀、腹痛感,并会排气,疲劳有压力时尤为如此。
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更管饱。
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消化慢,停留在胃里的时间长。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自然觉得,吃了含有脂肪的食物在较长一段时间不感觉饿。其实,薄脆饼、面包或甜食一类的简单碳水化合物,反会使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快速增加或下降,引起心情和胃口的急剧变化,让你有饱腹感。(姜汉忠)
~+~+~+~+~+~+~+~+~+~+~+~+~+~+~+~
整洁环境可让主妇降低肥胖率 生活不规律易肥胖
干净的房间、听话的孩子不仅能让主妇有个好心情,而且能减少她们肥胖的几率。
刊登在美国《人口保健服务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脏乱的房间、嗷嗷待哺的孩子以及不确定的工作,会让主妇压力增加,从而更易体重超标。
新研究由耶什华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教授厄尔·钱伯斯博士负责完成。研究人员对1449名母亲进行了分析和访问,记录了她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结果发现,在那些房间脏乱、经济条件不好,各种不稳定因素较多的家庭中,女性肥胖率为48%,这比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公布的美国人总体肥胖率高出16%。研究人员发现,丈夫不在家、经济不稳定的女性,其家里的整洁度往往较差,而混乱的环境会让她们感到孤独和不确定感,觉得生活有压力,从而暴饮暴食,生活不规律。
研究人员表示,整洁的环境以及和睦的邻里关系能帮助主妇减轻压力,拥有好心情,也能消耗热量,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降低肥胖率。
~+~+~+~+~+~+~+~+~+~+~+~+~+~+~+~
美国青年欲1年游遍50州并尝试50种行业
正当许多美国人为失业而心烦,塞迪基却要利用一年的时间,跨越美国50个州,尝试50份不同的工作。
他计划将其经历写成一本书,激励其他人突破心理障碍。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26岁的丹尼尔·塞迪基来自加利福尼亚州阿尔托斯市,从小就喜欢想象在各个不同地方生活会是什么样的经验。
一直找不到工作 决定实现儿时梦想
他在2005年获得经济学士学位后,虽然成绩不错,但一直找不到工作,于是决定一边实现儿时的梦想,一边找工作。
去年9月,塞迪基从犹他州出发,到每个州呆上一星期,从事不同的工作。他刚于上个星期结束第23站旅程,已尝试过的工作包括在怀俄明州当公园巡查员、在内布拉斯加州种植玉米、在拉斯维加斯帮人筹备婚礼,以及在威斯康星州制作乳酪。
塞迪基强调,他不是在搞噱头,他希望能够在国内旅行,并了解各地的文化,以及学会尊重别人的职业。他举例,在内布拉斯加州种植玉米时,他发现遇到的所有农民都有大学文凭。
塞迪基说:“这是成见的问题,人们一般认为农民没有受过教育,但可能每个农民的学历都比我高。”
待业牙医受激励
塞迪基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激励其他人也勇于尝试新事物。据知,一名待业牙医在阅读了有关塞迪基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当锅炉制造工人的报道后,也前去应征,并于隔天得到一份时薪40美元的工作。
~+~+~+~+~+~+~+~+~+~+~+~+~+~+~+~
澳洲全球招聘守岛人 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啊!美丽的澳大利亚,欣赏着秀美的自然风光,享受着与大自然亲近的快感.澳大利亚一直以来就是人们向往的天堂.
厌倦了繁忙的都市生活?去澳大利亚做一个守岛人吧!昆士兰旅游局发布招聘通告,面向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高薪聘请一名大堡礁汉密尔顿岛看护员。当选者不但可以每日与白沙、碧水、艳阳为伴,还能享受半年15万澳元(约合10.4万美元)的高薪。
作像度假
昆士兰旅游局在专为招聘设立的网站上说,看护员将从今年7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期间在汉密尔顿岛工作。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探索大堡礁各个岛屿,每周通过更新博客和网上相册、上传视频、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向外界报告自己的探奇历程。
看护员还需要喂海龟、观鲸鱼,并担任兼职邮差,这可以让他或她有机会乘坐水上飞机从高空俯瞰大堡礁美景。
另外,还有帆船航行、独木舟、浮潜、潜水、远足等多项活动等着看护员完成。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岛群,共有约3000个岛礁。生长在那里的珊瑚种类繁多,绚丽多彩。1981年,大堡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住观海别墅
旅游局承诺给看护员提供一套拥有“无敌海景”的“珍珠小屋”别墅居住。
这座别墅配备3间宽敞的卧室、两个洗手间、全套设备的厨房、娱乐系统,另外,看护员还能享受私人泳池、景观水疗池、日光浴室、大观景阳台以及户外烧烤设施,并能得到一辆小高尔夫球车,做岛上巡视之用。
据悉,按照每个月工作12小时计算,6个月10.4万美元薪酬相当于时薪约为1400美元。如果想带家人和朋友同往也没关系,不过这部分的费用就需要看护员自己支付了。
招聘要求少
昆士兰旅游局说,对申请者的学历并无要求,但要求应聘者喜欢探索和冒险,热爱大自然,喜欢新鲜事物,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英语听写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擅长游泳和潜水,并具有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申请者需要在2月22日前在招聘网站上传一段最多30秒的视频,说明自己如何能胜任这一职位,最终人选将于5月6日公布。昆士兰旅游局驻英国官员乔纳森·斯隆接受英国《每日邮报》采访时说:“毫无疑问,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这儿有大多数人梦想的东西:白沙、蓝天、温暖的大海、热情的人们。”
澳大利亚30万人欲寻“最好工作” 致网站瘫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