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天坚持之后就会养成一种习惯
多久才能培养出好习惯?英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大约经过66天坚持之后 ,人们就会做到“习惯成自然”,把好习惯转化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再需要刻意坚持。
习惯养成
为探寻人们将一种重复性行为变成习惯的时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简·沃德尔带领研究小组展开深入研究。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上。
研究人员认为,当人们不需要刻意思考和盘算,而是不带明确目的去做一件事时,习惯就已经养成。为此他们挑选96名志愿者进行了为期84天的实验。
实验对象在午餐时加吃水果、喝一杯水或晚餐前跑步15分钟三者之间选择一种,并要每天坚持去做,不能松懈。
实验开始后,志愿者们每天还要填写数据,包括对自己所做之事意识性减少和控制力减少的情况。研究人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曲线模型。
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18日援引沃德尔的话报道:“我们发现对大多数人而言,在经过66天坚持之后就会养成一种习惯。”
各有不同
是不是所有人都会在66天内养成一项习惯呢?
对此,沃德尔说:“对某个人而言,情况会有所不同。但是当你每天都在同样情况下做同样的事,习惯就会成自然。”
参与实验的志愿者中,82人提供了充足数据供研究人员加以分析。62人的数据曲线和研究人员事先设想的曲线相符合,其中39人完全符合。
“当人们在始终如一的背景下重复做同样的事时,就会变得更加有效率。同时,这种情况也会变成对环境的自动反应——就是说,习惯已养成,”沃德尔解释说。
研究成果同时显示,虽然总体上看,人们在66天内会养成某种习惯,但在具体项目上有所不同。例如,较复杂行为习惯一般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养成;运动方面习惯的养成也要比饮食习惯的养成耗费更多时间。
研究报告说,95%的人养成一种习惯的时间在18天至254天之间。
“好坏”通用
万事开头难,在好习惯培养过程中这句话同样适用。
沃德尔忠告那些刚开始培养好习惯的人:“在开始培养某种习惯时,计划非常重要,即使在行动前几分钟去制定计划也是有百利无一害。”
培养好习惯固然重要,去除坏习惯同样重要。对此,沃德尔说,好习惯养成要靠环境和计划的影响,坏习惯对这二者同样依赖。
事前计划对改正坏习惯很重要。她举例说,如果你有进家门就喝一杯酒的习惯,那么最好在进门前就想好其他事情来转移注意力。此外,把计划写下来 ,同时大声读出来对克服坏习惯也是不错的方法。
无论是培养好习惯还是消除坏习惯,坚持不懈至关重要,但是偶尔松懈并不会在实质上影响习惯的养成。
沃德尔小组研究人员表示,下一步研究目标是如何将习惯养成用在坚持减肥上。
~+~+~+~+~+~+~+~+~+~+~+~+~+~+~+~
调查指「80后」不愿与父母同住
随着社会进步,传统的家庭观念也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新生世代强调自主、独立,要有私人空间,希望脱离父母的庇荫自住,这也解释了内地网站近日针对「80后」年轻一辈与父母同住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人不想跟养育自己成人的父母同室而住,只有少数人认为同住更能照料双亲,传统的观念再 次受到了挑战。
内地「80后」的年轻一族多为独生子女,一直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因而缺乏独立及与伴侣长辈和谐相处的能力。婚后与父母同住自然可免却很多家务的烦恼,也符合中国人孝顺的传统美德,不过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所衍生的相处问题,又会造成家人感情的破裂,所以「80后」成家立室后应否与父母同住,近日 引起网友的争论。
在内地一个网上论坛就此发起了一起调查,结果发现有过半网友都选择了「不会」,反映了「80后」担心与长辈同住会造成家庭磨擦,尤其是婆媳间的关系更随时成为家庭破裂的导火线,所以大部份网友都对此「敬而远之」,认为「相见好同住难」。
另一方面有网友则提出「相反论」,认为与父母同住反而是「不孝」,因为这样会加重父母的负担,而且因为「代沟」问题,所以在照顾孩子方面会有更大的问题和争执出现。
虽然拒绝同住的声音众多,不过也有部份网友认为父母辛辛苦苦将自己养育成人,在家尽孝照料双亲「责无旁贷」,身为子女纵使羽翼已丰成家立室,也应该侍奉在父母身旁,而且共聚天伦将是双亲晚年的惟一所望。
对于子女婚后应否与父母同住,有学者就表示,中国人重视家庭传统观念,但「80后」的族群标榜独立自主的生活模式亦无可置疑,与父母同住虽值得提倡,但不能过于苛求。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