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可能说了很多话,也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话。。。
今天你可能做了很多事,可是想做的不是这些事。。。
到了夜晚,你还想听什么,做什么?
CVC中文广播电台,星期一到五,晚上八点到十点,聆听夜语
于玲听你说说话、聊心事。。。

2009年7月1日

星期三 - 心情好新闻

~+~+~+~+~+~+~+~+~+~+~+~+~+~+~+~
猫与狗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美国与伊拉克的战事一直都是国际间的焦点,而埃及一名11岁的女童珍娜,竟然亦对此大表关注,更写下一本名为《猫与狗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图书,讲述猫和狗联手阻止战争的发生,希望可以从中感动各国人士不要再发动战争,从而促进世界和平。

据介绍,故事中的猫猫叫星星,来自伊拉克;而小狗叫史蒂夫,来自美国。它们在书中联手阻止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将全人类从危机中拯救出来。珍娜表示,她写出这个故事的灵感是来自电视的新闻报道,她知道美伊战争令很多小朋友的父母双亡,生活无依无靠,因此希望可以透过自己创作的故事,感染世人努力争取和平。

日前,珍娜的新书正式面世,而她亦瞬即成为了同学眼中的名人,更有很多人前来要求签名。珍娜现时最希望大家看完她的书,便不要再挑起战争,也不要再互相报复,令全世界迈向和平的未来。

其实,今次已经不是珍娜第一次出书,自少喜爱阅读而又天资聪颖的她,原来去年她就出版过一本取材来自铁达尼号的故事书。而接下来,她还会为一部儿童电视剧写剧本,相信届时定必又再引起当地热潮。

~+~+~+~+~+~+~+~+~+~+~+~+~+~+~+~
90后少女孩背纹祖父遗容惹争议

围殴同学、为享乐自愿卖淫、甚至烧银纸点烟作乐……这些「90后」的行为一直成为社会的舆论焦点。近日网上再有一名「90后」少女为了纪念去世的祖父,于肉背纹上祖父遗容而引发网友们的争议。

近日内地网站广泛流传着一则图文并茂讲述一名「90后」的少女,为了纪念去世的爷爷而将老人头像纹在肉背,帖中配有的8幅图片可见一女孩趴在床上接受刺青,女孩时而面带微笑,时而表情痛苦,最终少女在背上纹了一张慈祥的老人肖像。

网友对这名「90后」少女的行为展开了激烈讨论,反对者认为这种个人行为不值得提倡,甚至认为这又是「90后」年青人的炒作,甚至有网友讽刺何不「左脚纹爷爷,右脚纹嫲嫲,左臂纹爸爸,右臂纹妈妈?」

看来90后的印象一时间无法改变,但有人反对也有人表示对该名「90后」少女的行为表示谅解,他们认为「忍受刺青的疼痛,都必须拥有足够坚定的力量来支撑」,这是个人对离世亲人的一种纪念方式,呼吁大众不要对「90后」存有偏见,抹杀后人对先人的一片孝心。

~+~+~+~+~+~+~+~+~+~+~+~+~+~+~+~
调查发现日青年宁加班不拍拖

有欣赏日剧习惯的朋友不难发现,许多日本女性在结婚后都会选择当全职家庭主妇,此外在过去十多、二十年间,亦有不少日本青年喜欢当「飞特族」(freeter)、尼特族(NEET,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不过这种社会趋势正逐步改变。

「日本生产性本部」访问了3200名于4月开始踏入社会工作的年青人,调查发现在经济不景下,日本年青人对工作的重视程度正大大提升:

极度担心裁员

日本企业「在一间公司打死一世工」、按年资晋升的传统已不复存在。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接近半数刚打入社会的年青人都对前景感到不安,46%的受访者表示担心自己遭裁员,更有28%的人担心公司倒闭。

为加班宁舍约会

随了经济不景,随着女性地位提高,加上在不少女士眼中日本男性越来越靠不住,亦令女士们对于自己工作的重视程度大为提高,当中不乏为了表现自己的工作能力,宁愿多OT不去约会的朋友。在调查中表示愿意放弃约会加班的女数 达八成八,而男性方面亦有七成九。

积极参加相睇活动

在八、九十年代的朋友过去都会认为「相睇」是老土、专制的结婚仲介活动,就算到目前这种观念仍然挥之不去。不过时下年青人却积极参加「相睇」的变体活动,如集体约会Party,甚至是专门寻找结婚对象的社交活动。是次调查 发现,35%的男性和26%的女性认为,若不积极多参与这类活动,将无法寻觅理想的另一半。

~+~+~+~+~+~+~+~+~+~+~+~+~+~+~+~
为何对着右耳朵说话更中用?

研究显示向人的右耳朵传递信息更管用,但右耳朵已在接听电话怎么办?

一项调查见证,若想有效沟通,对着人的右耳朵说话比对着左耳朵说更有用。

实际上,科学家早就发现人的左脑在处理语言信息方面的功能超过右脑,而右耳接收的信息更可能送到左脑处理。

不过这次的试验和往常不同,不是在实验室里进行,而是在迪厅里展开的。

三部曲

意大利中部邓南遮大学(Università G. d'Annunzio)研究人员的调查共分三个部分。

他们首先对286名在吵闹迪厅里跳舞的人的交流沟通进行了细致观察,发现其中72%的交流都是通过右耳接受信息。

而后研究人员分别走到160个跳舞者身旁,做出说话的口型,但不作声,等看这些人的反应。结果,58%的人把右耳贴近说话者的嘴,而只有42%把左耳送过来。

在第三项试验中,调查者贴近跳舞者耳旁要求对方给一支卷烟,有时对准左耳,有时对准右耳。他们发现在右耳里提出要求更可能得到满足。

耳朵有分工

调查者之一卢卡•托马西(Luca Tommasi)说,两个耳朵的差别不在于它们效力不同,尽管这在先前的研究中已经显示出来,而在于它们优选处理哪一类的信息。

而把信息送入右耳,更容易送到可能做积极反应的大脑部位。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认知神经科学学院教授索菲•斯哥特(Prof Sophie Scott)同意这种论断。

“多数人都用左脑处理语言,而且虽然不能完全一刀切,但通常从右耳传入的信息都会送到左脑处理。”

她说,相比之下右脑更多地会参与情感分析之类的活动,并说如果观察人们接电话,也会发现更多的人会把话筒贴近右耳。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